同情的启蒙 18世纪与当代的正义和道德情感 [美] 迈克尔·L.弗雷泽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同情的启蒙
副标题:18世纪与当代的正义和道德情感
作者:[美] 迈克尔·L.弗雷泽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5152
出版时间:2016
页数:304
定价:48
内容简介: 原作名: The Enlightenment of Sympathy: Justice and the Moral Sentiment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Today 《同情的启蒙》一书全面分析了情感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意义,迈克尔•弗雷泽在细节上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不仅提供了众多思想家们引人深思的理论依据,还通过对启蒙时期的反思性意识理念的深度挖掘,为当代政治哲学思考提供了理性主义以外的全新思路,其对同情概念的分析更是纠正了以往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 本书重点讨论了18世纪情感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休谟、亚当•斯密以及赫尔德等人的理论,介绍了康德对于情感主义的批判,并探讨了情感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意义。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致力于反思自主的理想,即原则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思考,特别是在确定道德和政治标准的时候。那个时代的情感主义哲学家们认为道德和政治反思是作为整体的心灵的恰当活动,没有感情、想象力和同情,就无从发展我们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是构成正义和美德的基础。启蒙情感主义证明了感情是我们公民生活的必要核心,并展... 《同情的启蒙》一书全面分析了情感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意义,迈克尔•弗雷泽在细节上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不仅提供了众多思想家们引人深思的理论依据,还通过对启蒙时期的反思性意识理念的深度挖掘,为当代政治哲学思考提供了理性主义以外的全新思路,其对同情概念的分析更是纠正了以往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 本书重点讨论了18世纪情感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休谟、亚当•斯密以及赫尔德等人的理论,介绍了康德对于情感主义的批判,并探讨了情感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意义。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致力于反思自主的理想,即原则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思考,特别是在确定道德和政治标准的时候。那个时代的情感主义哲学家们认为道德和政治反思是作为整体的心灵的恰当活动,没有感情、想象力和同情,就无从发展我们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是构成正义和美德的基础。启蒙情感主义证明了感情是我们公民生活的必要核心,并展示了我们的反思性情感是如何平衡非反思性感觉的,后者可能导致我们的政治原则误入歧途。 迈克尔•L.弗雷泽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任哈佛大学政府和社会研究副教授。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标准政治哲学及其和当代政治理论的关联上。 这套丛书还有 《扭曲的人性之材》,《现代性的后果》,《环境与历史》,《求索秩序》,《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以同情和义愤为视角,试图重写建构理性主义的正义论基础,一定程度弥补了启蒙思想史中被忽视的情感主义面向。然而同情与义愤都只能作为正义之存在的情感预兆与透视镜,却很难全面为正义奠基,弗雷泽平庸的尝试至多是弥补性而非替代性的 更像个思想史罗列,过硬的交锋不多。再补一句:反思性自主作为“心灵整体”的法度说近一点跟作为一个整体的康德学说(要考虑道德哲学在整个纯粹理性事业中的位置)、尤其跟黑格尔没有实质冲突。 更像个思想史罗列,过硬的交锋不多。再补一句:反思性自主作为“心灵整体”的法度说近一点跟作为一个整体的康德学说(要考虑道德哲学在整个纯粹理性事业中的位置)、尤其跟黑格尔没有实质冲突。 内容很丰富,展现了启蒙的另一条情感主义的路线,体现了作者强大的文献能力。就本书所欲达到的目的而言,大抵是成功的。整体的心灵反思的理论,看上去比理性反思要更加综合,但具体如何展开,情感与理性如何在整体的反思中达到平衡,对于正义理论有何意义等等诸多问题,仍需要更多研究来揭示。 每个国家都应该在别国遭受不公待遇的时候感到难受,逐步产生某种共同的感情,让每个国家都可以站在其他国家的立场上……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一个人踏过边界去将他的邻居剃发为奴,或试图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于他人……他将看到每个国家都与他为敌,这些国家将扪心自问:... 同情的启蒙. 迈克尔.L.弗雷泽 1. 反思性革命 反思是种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应该多多反思。 18世纪两个主流学派关于道德和政治反思的分析 A. 理性主义学派 B. 情感主义 卢梭等思想家拒绝此划分 启蒙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们大多是英国人:沙夫茨伯里,巴特勒,哈奇森,休谟、斯密 理性主义者们多是法国、德国人。 (但也不绝对,英国也有理性主义者:塞缪尔克拉克,威廉姆沃拉斯顿和理查德普莱斯 欧洲大陆情感主义者如 赫尔德,其老... 2018-09-03 15:41 同情的启蒙. 迈克尔.L.弗雷泽1. 反思性革命反思是种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应该多多反思。18世纪两个主流学派关于道德和政治反思的分析A. 理性主义学派B. 情感主义卢梭等思想家拒绝此划分启蒙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们大多是英国人:沙夫茨伯里,巴特勒,哈奇森,休谟、斯密理性主义者们多是法国、德国人。(但也不绝对,英国也有理性主义者:塞缪尔克拉克,威廉姆沃拉斯顿和理查德普莱斯欧洲大陆情感主义者如 赫尔德,其老师康德在某时期也是情感主义者)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关于反思性自主的辩论中心,贯穿18世纪思想之延续至今今日的哲学和政治学领域是被理性主义的继承者统治的。启蒙情感足以长期以来为得到足够重视。常常把18世纪称之为“理性的时代”。罗尔斯将“启蒙自由主义”但一位“奠基于理性的,总体上自由又常常是世俗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理性的直接诉求而支撑整个政治和道德体系”。感情跟在我们道德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2. 相互竞争的反思体制当代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对情感主义的支持弗兰西斯. 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 1694-1746 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 伦理学,形而上学,美学在伦理学上,霍布斯指出自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哈奇森持不同的观点,他指出:仁爱(benevolence)是相当多的人类行为的唯一的、直接的动因,从自爱产生的品行在道德上有好有坏,而发自仁爱的品行才是唯一能够得到赞许的。人除了五感以外,还有其它六种感官,其中哈奇森特别强调的是“道德感官”。哈奇森以“为了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为信条为古典功利主义奠定了基础,他的伦理观深刻地影响了休谟与亚当·斯密。“仅凭理性无法产生正义和道德”我们的道德情感如何能在具体的法律政治体制内带来正义感休谟提到:如何建构一种能够提供权威性规范准则的自立的情感主义理论 同情的启蒙. 迈克尔.L.弗雷泽 1. 反思性革命 反思是种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应该多多反思。 18世纪两个主流学派关于道德和政治反思的分析 A. 理性主义学派 B. 情感主义 卢梭等思想家拒绝此划分 启蒙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们大多是英国人:沙夫茨伯里,巴特勒,哈奇森,休谟、斯密 理性主义者们多是法国、德国人。 (但也不绝对,英国也有理性主义者:塞缪尔克拉克,威廉姆沃拉斯顿和理查德普莱斯 欧洲大陆情感主义者如 赫尔德,其老... 2018-09-03 15:41 同情的启蒙. 迈克尔.L.弗雷泽1. 反思性革命反思是种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应该多多反思。18世纪两个主流学派关于道德和政治反思的分析A. 理性主义学派B. 情感主义卢梭等思想家拒绝此划分启蒙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们大多是英国人:沙夫茨伯里,巴特勒,哈奇森,休谟、斯密理性主义者们多是法国、德国人。(但也不绝对,英国也有理性主义者:塞缪尔克拉克,威廉姆沃拉斯顿和理查德普莱斯欧洲大陆情感主义者如 赫尔德,其老师康德在某时期也是情感主义者)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关于反思性自主的辩论中心,贯穿18世纪思想之延续至今今日的哲学和政治学领域是被理性主义的继承者统治的。启蒙情感足以长期以来为得到足够重视。常常把18世纪称之为“理性的时代”。罗尔斯将“启蒙自由主义”但一位“奠基于理性的,总体上自由又常常是世俗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理性的直接诉求而支撑整个政治和道德体系”。感情跟在我们道德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2. 相互竞争的反思体制当代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对情感主义的支持弗兰西斯. 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 1694-1746 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 伦理学,形而上学,美学在伦理学上,霍布斯指出自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哈奇森持不同的观点,他指出:仁爱(benevolence)是相当多的人类行为的唯一的、直接的动因,从自爱产生的品行在道德上有好有坏,而发自仁爱的品行才是唯一能够得到赞许的。人除了五感以外,还有其它六种感官,其中哈奇森特别强调的是“道德感官”。哈奇森以“为了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为信条为古典功利主义奠定了基础,他的伦理观深刻地影响了休谟与亚当·斯密。“仅凭理性无法产生正义和道德”我们的道德情感如何能在具体的法律政治体制内带来正义感休谟提到:如何建构一种能够提供权威性规范准则的自立的情感主义理论 同情的启蒙. 迈克尔.L.弗雷泽 1. 反思性革命 反思是种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应该多多反思。 18世纪两个主流学派关于道德和政治反思的分析 A. 理性主义学派 B. 情感主义 卢梭等思想家拒绝此划分 启蒙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们大多是英国人:沙夫茨伯里,巴特勒,哈奇森,休谟、斯密 理性主义者们多是法国、德国人。 (但也不绝对,英国也有理性主义者:塞缪尔克拉克,威廉姆沃拉斯顿和理查德普莱斯 欧洲大陆情感主义者如 赫尔德,其老... 2018-09-03 15:41 同情的启蒙. 迈克尔.L.弗雷泽1. 反思性革命反思是种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应该多多反思。18世纪两个主流学派关于道德和政治反思的分析A. 理性主义学派B. 情感主义卢梭等思想家拒绝此划分启蒙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们大多是英国人:沙夫茨伯里,巴特勒,哈奇森,休谟、斯密理性主义者们多是法国、德国人。(但也不绝对,英国也有理性主义者:塞缪尔克拉克,威廉姆沃拉斯顿和理查德普莱斯欧洲大陆情感主义者如 赫尔德,其老师康德在某时期也是情感主义者)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关于反思性自主的辩论中心,贯穿18世纪思想之延续至今今日的哲学和政治学领域是被理性主义的继承者统治的。启蒙情感足以长期以来为得到足够重视。常常把18世纪称之为“理性的时代”。罗尔斯将“启蒙自由主义”但一位“奠基于理性的,总体上自由又常常是世俗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理性的直接诉求而支撑整个政治和道德体系”。感情跟在我们道德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2. 相互竞争的反思体制当代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对情感主义的支持弗兰西斯. 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 1694-1746 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 伦理学,形而上学,美学在伦理学上,霍布斯指出自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哈奇森持不同的观点,他指出:仁爱(benevolence)是相当多的人类行为的唯一的、直接的动因,从自爱产生的品行在道德上有好有坏,而发自仁爱的品行才是唯一能够得到赞许的。人除了五感以外,还有其它六种感官,其中哈奇森特别强调的是“道德感官”。哈奇森以“为了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为信条为古典功利主义奠定了基础,他的伦理观深刻地影响了休谟与亚当·斯密。“仅凭理性无法产生正义和道德”我们的道德情感如何能在具体的法律政治体制内带来正义感休谟提到:如何建构一种能够提供权威性规范准则的自立的情感主义理论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