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脆弱不安的生命
副标题:哀悼与暴力的力量 作者:何磊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925697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52 定价:45 内容简介: 「如果不想陷入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我們就必須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政治領域,除了帶來好戰的呼號,悲傷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在這部激情洋溢、極具個人風格的著作中,巴特勒深刻反思了「9·11」事件之后的美國社會,批評了美國當局發動長期戰爭的決策,繼而呼吁人們深入認識哀悼與暴力的力量,理解它們如何促成團結並鼓舞人們追求全球正義。顯然,巴特勒一直致力於激發、探索各類「麻煩」,而這也正是其學術志趣所在:「由心理世界出發探索公共生活,鼓舞人們懂得團結、認識痛苦。」誠如荷米·巴巴所言,正是這些因素使我們成為自由的主體。 朱迪斯·巴特勒,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其研究領域有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政治哲學以及倫理學。目前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系。巴特勒在1984年從耶魯大學獲得她的哲學博士學位,後開始從事後結構主義和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的研究。 这套丛书还有 《彼拉多与耶稣》,《哈耶克文选》,《对话》,《灵长类视觉》,《雅克·朗西埃中国演讲录》 等。 当美学介入政治时总有软弱无力感,不如向爱转进,但是爱依然是飘渺的,于是只好继消解美后再去消解爱。 《暴力,哀悼,政治》:我们并不自主,我们依赖世人,我们跟从环境,我们只是在目标成为个体的道路之中。PS.最后的“你正是我迷失中的收获”,这一句实在是说的太美了。 未提酷儿,但依然是本很酷儿的书。这不仅在于巴特勒将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视作政治变革的条件,更是因于酷儿原就是不正常人的集合、一种反身份的身份。她试图强调政治能动性的前提并非主体(这一概念排出了那些亡国失格不能发声无法现身的“非人”),而是关联(rationality)——正是我们的痛苦、脆弱不安,令我们意识到我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关联……行文风格类似哲理散文,翻译很棒,... 未提酷儿,但依然是本很酷儿的书。这不仅在于巴特勒将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视作政治变革的条件,更是因于酷儿原就是不正常人的集合、一种反身份的身份。她试图强调政治能动性的前提并非主体(这一概念排出了那些亡国失格不能发声无法现身的“非人”),而是关联(rationality)——正是我们的痛苦、脆弱不安,令我们意识到我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关联……行文风格类似哲理散文,翻译很棒,绝对对得起译者的颜…… 《暴力,哀悼,政治》:我们并不自主,我们依赖世人,我们跟从环境,我们只是在目标成为个体的道路之中。PS.最后的“你正是我迷失中的收获”,这一句实在是说的太美了。 当美学介入政治时总有软弱无力感,不如向爱转进,但是爱依然是飘渺的,于是只好继消解美后再去消解爱。 未提酷儿,但依然是本很酷儿的书。这不仅在于巴特勒将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视作政治变革的条件,更是因于酷儿原就是不正常人的集合、一种反身份的身份。她试图强调政治能动性的前提并非主体(这一概念排出了那些亡国失格不能发声无法现身的“非人”),而是关联(rationality)——正是我们的痛苦、脆弱不安,令我们意识到我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关联……行文风格类似哲理散文,翻译很棒,... 未提酷儿,但依然是本很酷儿的书。这不仅在于巴特勒将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视作政治变革的条件,更是因于酷儿原就是不正常人的集合、一种反身份的身份。她试图强调政治能动性的前提并非主体(这一概念排出了那些亡国失格不能发声无法现身的“非人”),而是关联(rationality)——正是我们的痛苦、脆弱不安,令我们意识到我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关联……行文风格类似哲理散文,翻译很棒,绝对对得起译者的颜…… 现在读来,觉得巴特勒的东西也不是晦涩难懂,可能是因为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变聪明了。接下来还要读好多好多,希望自己学会思考、学会批判 参考文献 琼·斯科特(Joan w.scott):《女性主义回响》 钱卓·莫汉蒂《在西方的审视之下·女性主义研究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 人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暴力,人类无从避免的相互依存状态将成为全球政治共同体的公认基础。不存在任何确定性的掌控,而确定的掌控也不是人类政治的终极价值。 哀悼的区分原则决定了人们必须哀悼哪些主体?禁止哀悼哪些主体,这一原则产生... 2018-07-28 15:17 参考文献琼·斯科特(Joan w.scott):《女性主义回响》钱卓·莫汉蒂《在西方的审视之下·女性主义研究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人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暴力,人类无从避免的相互依存状态将成为全球政治共同体的公认基础。不存在任何确定性的掌控,而确定的掌控也不是人类政治的终极价值。哀悼的区分原则决定了人们必须哀悼哪些主体?禁止哀悼哪些主体,这一原则产生了排他性的人类概念:谁是合乎规范的人类?何种生活值得追求?何种死亡值得哀悼?美国在911事件中采取的“二元对立”思维“不是和我们站在一起,就是恐怖分子的同伙”,要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如何避免暴力:探究暴力的成因而不是谴责暴力。“身体完整”和“自主决定”对诸多政治运动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有必要主张:身体属于自己,我们有权主宰自己的身体。因此,同性恋人群有权争取性自由,跨性别人群有权争取自主决定,女性主义有权争取生育自由。悲伤有助于我们理解某种“褫夺”,这种褫夺是我们最根本的生存处境。正是这种“褫夺”状态揭露了我的无知,揭露了我最初社会状态的无意识印记。 弗洛伊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失去某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失何物:我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他的什麼。所以,一旦失去某人,我們就面臨一個謎團。失去之中仍有秘密,失去的隱秘之處仍有未解之謎。 2018-02-12 20:06 弗洛伊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失去某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失何物:我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他的什麼。所以,一旦失去某人,我們就面臨一個謎團。失去之中仍有秘密,失去的隱秘之處仍有未解之謎。 如果说伦理道德能让人们摆脱愧疚,那是因为,愧疚终究只是一种负面形式的自恋,愧疚仍然属于自恋。 2018-01-05 18:33 如果说伦理道德能让人们摆脱愧疚,那是因为,愧疚终究只是一种负面形式的自恋,愧疚仍然属于自恋。 弗洛伊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失去某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失何物:我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他的什麼。所以,一旦失去某人,我們就面臨一個謎團。失去之中仍有秘密,失去的隱秘之處仍有未解之謎。 2018-02-12 20:06 弗洛伊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失去某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失何物:我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他的什麼。所以,一旦失去某人,我們就面臨一個謎團。失去之中仍有秘密,失去的隱秘之處仍有未解之謎。 参考文献 琼·斯科特(Joan w.scott):《女性主义回响》 钱卓·莫汉蒂《在西方的审视之下·女性主义研究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 人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暴力,人类无从避免的相互依存状态将成为全球政治共同体的公认基础。不存在任何确定性的掌控,而确定的掌控也不是人类政治的终极价值。 哀悼的区分原则决定了人们必须哀悼哪些主体?禁止哀悼哪些主体,这一原则产生... 2018-07-28 15:17 参考文献琼·斯科特(Joan w.scott):《女性主义回响》钱卓·莫汉蒂《在西方的审视之下·女性主义研究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人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暴力,人类无从避免的相互依存状态将成为全球政治共同体的公认基础。不存在任何确定性的掌控,而确定的掌控也不是人类政治的终极价值。哀悼的区分原则决定了人们必须哀悼哪些主体?禁止哀悼哪些主体,这一原则产生了排他性的人类概念:谁是合乎规范的人类?何种生活值得追求?何种死亡值得哀悼?美国在911事件中采取的“二元对立”思维“不是和我们站在一起,就是恐怖分子的同伙”,要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如何避免暴力:探究暴力的成因而不是谴责暴力。“身体完整”和“自主决定”对诸多政治运动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有必要主张:身体属于自己,我们有权主宰自己的身体。因此,同性恋人群有权争取性自由,跨性别人群有权争取自主决定,女性主义有权争取生育自由。悲伤有助于我们理解某种“褫夺”,这种褫夺是我们最根本的生存处境。正是这种“褫夺”状态揭露了我的无知,揭露了我最初社会状态的无意识印记。 如果说伦理道德能让人们摆脱愧疚,那是因为,愧疚终究只是一种负面形式的自恋,愧疚仍然属于自恋。 2018-01-05 18:33 如果说伦理道德能让人们摆脱愧疚,那是因为,愧疚终究只是一种负面形式的自恋,愧疚仍然属于自恋。 参考文献 琼·斯科特(Joan w.scott):《女性主义回响》 钱卓·莫汉蒂《在西方的审视之下·女性主义研究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 人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暴力,人类无从避免的相互依存状态将成为全球政治共同体的公认基础。不存在任何确定性的掌控,而确定的掌控也不是人类政治的终极价值。 哀悼的区分原则决定了人们必须哀悼哪些主体?禁止哀悼哪些主体,这一原则产生... 2018-07-28 15:17 参考文献琼·斯科特(Joan w.scott):《女性主义回响》钱卓·莫汉蒂《在西方的审视之下·女性主义研究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人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暴力,人类无从避免的相互依存状态将成为全球政治共同体的公认基础。不存在任何确定性的掌控,而确定的掌控也不是人类政治的终极价值。哀悼的区分原则决定了人们必须哀悼哪些主体?禁止哀悼哪些主体,这一原则产生了排他性的人类概念:谁是合乎规范的人类?何种生活值得追求?何种死亡值得哀悼?美国在911事件中采取的“二元对立”思维“不是和我们站在一起,就是恐怖分子的同伙”,要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如何避免暴力:探究暴力的成因而不是谴责暴力。“身体完整”和“自主决定”对诸多政治运动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有必要主张:身体属于自己,我们有权主宰自己的身体。因此,同性恋人群有权争取性自由,跨性别人群有权争取自主决定,女性主义有权争取生育自由。悲伤有助于我们理解某种“褫夺”,这种褫夺是我们最根本的生存处境。正是这种“褫夺”状态揭露了我的无知,揭露了我最初社会状态的无意识印记。 弗洛伊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失去某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失何物:我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他的什麼。所以,一旦失去某人,我們就面臨一個謎團。失去之中仍有秘密,失去的隱秘之處仍有未解之謎。 2018-02-12 20:06 弗洛伊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失去某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失何物:我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他的什麼。所以,一旦失去某人,我們就面臨一個謎團。失去之中仍有秘密,失去的隱秘之處仍有未解之謎。 如果说伦理道德能让人们摆脱愧疚,那是因为,愧疚终究只是一种负面形式的自恋,愧疚仍然属于自恋。 2018-01-05 18:33 如果说伦理道德能让人们摆脱愧疚,那是因为,愧疚终究只是一种负面形式的自恋,愧疚仍然属于自恋。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