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寓言 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 [荷兰] B. 曼德维尔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蜜蜂的寓言
副标题: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
作者:[荷兰] B. 曼德维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6168
出版时间:2016
页数:713
定价:65.00
内容简介: 《蜜蜂的寓言》全名为《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本书是英国近代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作品。 作者曼德维尔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曼德维尔在其寓言诗里写到,最初因为蜜蜂们都贪婪自私地追求繁华虚荣,所以无不奢侈挥霍,炫耀自豪。整个社会兴盛繁荣,人人就业。后来,这群蜜蜂忽然改变了原有的习惯,放弃奢侈生活,崇尚节俭朴素,但结果却是宫室荒芜,货弃于地,商业萧条,民生凋敝。国家因要厉行节约,所以削减军务,以致敌人前来侵略时,无力抵御。最后这群蜜蜂只好遁逸他方。这个寓言的基本思想是要表明:“各种卑劣的成分聚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健康的混合体,即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这个寓言……乃是要表明:既享受一个勤勉、富裕和强大的民族所拥有的一切最优雅舒适的生活,同时又具备一个黄金时代所能希望的一切美德与清白,此二者不可兼得。”使人能够组成社会的,并不是人的合作和... 《蜜蜂的寓言》全名为《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本书是英国近代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作品。 作者曼德维尔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曼德维尔在其寓言诗里写到,最初因为蜜蜂们都贪婪自私地追求繁华虚荣,所以无不奢侈挥霍,炫耀自豪。整个社会兴盛繁荣,人人就业。后来,这群蜜蜂忽然改变了原有的习惯,放弃奢侈生活,崇尚节俭朴素,但结果却是宫室荒芜,货弃于地,商业萧条,民生凋敝。国家因要厉行节约,所以削减军务,以致敌人前来侵略时,无力抵御。最后这群蜜蜂只好遁逸他方。这个寓言的基本思想是要表明:“各种卑劣的成分聚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健康的混合体,即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这个寓言……乃是要表明:既享受一个勤勉、富裕和强大的民族所拥有的一切最优雅舒适的生活,同时又具备一个黄金时代所能希望的一切美德与清白,此二者不可兼得。”使人能够组成社会的,并不是人的合作和善良的天性;相反,是人的一些卑劣可憎的品行,才使人适合于幸福繁荣的社会。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蜜蜂的寓言》中比那个时代的任何其他人都更明确地阐述了古典经济学家用于建构其体系的若干基本假设和信念。哈耶克、布坎南等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对他的经济学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8世纪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建造一座桥梁,一端搭在自利的经济人上,另一端搭在“社会福利”或“公共利益”上;并表明,在强制性的行为限制中,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自本书问世起,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一直遭到理论上的质疑和事实上的挑战。具体到商业领域,关于企业是一个纯粹为自身赚取利润的组织,还是一个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本书成为了一部为整个社会哲学理论关注的经典作品。 B.曼德维尔,荷兰人。在荷兰,曼德维尔与近代人文主义者家伊拉斯谟、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大哲学家斯宾诺莎齐名。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去了英国,并最终决定定居英国,以熟练的英语进行写作。其著作甚丰,其中尤以《蜜蜂的寓言》闻名。 一 霍拉修、克列奥门尼斯与芙尔薇娅的第一篇对话 二 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第二篇对话 三 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第三篇对话 四 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第四篇对话 五 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第五篇对话 六 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第六篇对话 索引 · · · · · · 前半本看了一部分。似乎没太必要看。诗本身是个引子,但很乱,无理。已看的辩解部分对现代经济无太大裨益。贪婪明显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合理的物质欲望,对更好物质生活的向往,;一种是过度的物欲,不好。诗中的欺诈描述明显误导。没有好的经济主要靠参与者的欺诈而繁荣,欺诈只是繁荣经济的非主要旳,负面的部分。 前半本看了一部分。似乎没太必要看。诗本身是个引子,但很乱,无理。已看的辩解部分对现代经济无太大裨益。贪婪明显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合理的物质欲望,对更好物质生活的向往,;一种是过度的物欲,不好。诗中的欺诈描述明显误导。没有好的经济主要靠参与者的欺诈而繁荣,欺诈只是繁荣经济的非主要旳,负面的部分。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有逻辑的分析了为什么私人恶行会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利益。应放任一些私人的恶德(比如:骄傲、虚荣…)来促使社会发展(比如:只给能够缓解劳动工人生活需求的工资,不完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并赞扬和美化他们的工作,以此使他们活在人为的骄傲中从而能继续积极工作)。但也要通过法律限制其他一些私人的恶德(比如:自由市场允许人们出于好胜心、虚荣而自由竞争,但不允许因为好胜心过强和过于虚荣做出伤害他...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有逻辑的分析了为什么私人恶行会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利益。应放任一些私人的恶德(比如:骄傲、虚荣…)来促使社会发展(比如:只给能够缓解劳动工人生活需求的工资,不完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并赞扬和美化他们的工作,以此使他们活在人为的骄傲中从而能继续积极工作)。但也要通过法律限制其他一些私人的恶德(比如:自由市场允许人们出于好胜心、虚荣而自由竞争,但不允许因为好胜心过强和过于虚荣做出伤害他人和社会发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人人节俭、善良,就只会有生活必须品被消费,社会只会停滞不前。和卢梭的文章很像,也可以说是往后延伸了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自然状态。商人与美德总是冲突的,所以要么做私人的好人要么做社会的有钱人。第一卷前半部分写的太像《大西洋帝国》,还以为作者只是想揭露社会阴暗。 看完第一卷,难以想象是三百年前的作者所写?对私人的恶德-骄傲、虚荣…一个个实例的解释,毫不牵强,充满市景气息。但是,在慈善学校部分,提到穷人阶级划分,指出社会需要分出三六九等,用愚蠢去让一些人麻木,从而乐于去从事底层辛苦工作,最后以保证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这样的观点本人难以认同。人不是绝对平等,智力、出身本就无法选择,但是一个好的社会是考虑设计一种机制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劣势,而不是维持原状... 看完第一卷,难以想象是三百年前的作者所写?对私人的恶德-骄傲、虚荣…一个个实例的解释,毫不牵强,充满市景气息。但是,在慈善学校部分,提到穷人阶级划分,指出社会需要分出三六九等,用愚蠢去让一些人麻木,从而乐于去从事底层辛苦工作,最后以保证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这样的观点本人难以认同。人不是绝对平等,智力、出身本就无法选择,但是一个好的社会是考虑设计一种机制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劣势,而不是维持原状。 曼德维尔是殖民时代商业社会小有产者道德心理的高明观察者。他的书散发出浓浓的酒肆、店铺、妓院、军营、集市、码头和造船厂气味。与其说高的东西被说成低的,不如说低的想要攀附上高的。曼德维尔不描写恶棍,不赞美圣人,只叙说“普通人”这个易于引起好感且在精神上被软化了的对象,因为他根本不需要“人应该如何”这个假设。国家政体是一只盛着潘趣酒的碗(各种欲望的容器),高尚的美德只是其中的白兰地,可以使酒味更爽口。美... 曼德维尔是殖民时代商业社会小有产者道德心理的高明观察者。他的书散发出浓浓的酒肆、店铺、妓院、军营、集市、码头和造船厂气味。与其说高的东西被说成低的,不如说低的想要攀附上高的。曼德维尔不描写恶棍,不赞美圣人,只叙说“普通人”这个易于引起好感且在精神上被软化了的对象,因为他根本不需要“人应该如何”这个假设。国家政体是一只盛着潘趣酒的碗(各种欲望的容器),高尚的美德只是其中的白兰地,可以使酒味更爽口。美德如此,恶德亦然,这就产生了古与今的奇异混淆与颠倒。作者有处处卖弄自己古典学问的毛病,使得本书看起来又臭又长。第二卷的六篇对话可与《理想国》第八卷对观。 破坏多么容易.皈依何其困难.所谓的“人性光辉”真的存在吗 2008.03.03 夜 这是一本成于1728年的书,作者是个荷兰人。这是什么概念呢?众所周知,16-17世纪是荷兰人民的好日子,从尼德兰革命开始,咣叽咣叽一路奔向资本主义的金光大道。产业如纺织造船捕鱼皆称霸欧洲,商港如阿... 曼德维尔只是想告诉人们他们真实的样子,在他的时代,为祛除一切附加于人的谎言,他做出了相当成功的努力。同样,斯密的分工理论也可溯源于此。 与旧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当前这个版本更为完整了,此前没有译出的内容在这一版中都给补上了。不过Kaye的长篇导言和详尽的注释还是没有译出,当然译者在译序中也说明了这么做的理由,是否恰当实属见仁见智。不过书中大部分重要的译注仍取自Kaye的注释,窃以为标为“译注”不是... 曼德维尔对人性的剖析(在对人的种种感情的解析上我认为本书甚至要超过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人类文明的自发、渐近产生和发展的诠释相当精辟!也难怪哈耶克会如此推崇曼德维尔! 在读亚当斯密和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之前如果能读读对他们影响很大的这一本书,会容易理... 网上到处都缺货,无奈之下只好看电子版了! 私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而可以是和谐的(至少从总体上和长远地来说),私人追求个人私益可由“看不见的手”导向服务于其他人的利益,只要是不“损人”的“利已”最终也会“利人”的。两百多年前曼德维尔和亚当... 人世间,什么是美德? 美德一定是维系社会发展的规则吗? 不一定. 这本书是经济学的祖父. 也是经济学假设的基础. 我们希望活在美好当中. 但是真实往往很残酷. 人的自利性,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 却被我们称为恶德. 不论我们是否喜欢,是否褒贬. 真实还是真实. 是我... 读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无意中拿到的,那时还没有老师推荐我们看道德情操论之类的书。 所以我丢下了乏味的国富论,对这本书着迷了。还在笔记本上摘抄了好多名言金句。 曼德维尔对人性的剖析是很刻薄很真实,细细思索,很过瘾! 曼德维尔悖论:私人恶德即公众利益。不是人之善,而是制度,会使坏人也可为大众的福祉服务;而制约自私行为恣意妄为的大多数制度是在人类实践中自然生成的;它们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但并非人类有意识设计的产物。曼德维尔认为,社会制度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增进等等,... 青春期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想法,也写过那么800字的议论文,不过没有曼德维尔驳斥的这么强~~~ 17实际末的时候荷兰正在嚣张,能写出这种书,与荷兰本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应该是分不开的,另外,据我所知,荷兰与西班牙相比,在大航海时代受益的之后的区别是——荷兰很节俭,荷兰的商... 引贺拉斯, Epistles II 101 Quid placet aut odio est, quod non mutabile credas ? 脚注里将这句翻译成“爱永不变,恨永不变,可有如此之人?”不对。 随便找一个英译本,What is there that pleases or is odious, which you may not think mutable? 2019-02-15 10:48 引贺拉斯, Epistles II 101 Quid placet aut odio est, quod non mutabile credas ? 脚注里将这句翻译成“爱永不变,恨永不变,可有如此之人?”不对。随便找一个英译本,What is there that pleases or is odious, which you may not think mutable? “但是,人人都诚心信奉美德,信奉那种praemia si tollas,这样的理想国又在何处呢”,脚注说“praemia si tollas”是“备受推崇的优点”,译者哪里查的啊??? 原文: but where is the Country in which it is heartily embraced, præmia si tollas? 大意:但是,即使你拿走奖赏(praemia si tollas),人们也仍然拥抱美德的国家在哪里呢 2019-02-13 12:10 “但是,人人都诚心信奉美德,信奉那种praemia si tollas,这样的理想国又在何处呢”,脚注说“praemia si tollas”是“备受推崇的优点”,译者哪里查的啊???原文: but where is the Country in which it is heartily embraced, præmia si tollas?大意:但是,即使你拿走奖赏(praemia si tollas),人们也仍然拥抱美德的国家在哪里呢 引贺拉斯《颂诗》,中译误。 virtutem incolumem odimus; sublatam ex oculis quærimus invidi 原译:活着依然值得我们羡慕,故当它被从视野中攫去,我们便瞪大双眼,将它寻觅。不对。 原文大意是:我们憎恨活着的美德(或有美德的活人),但是当美德死去(有美德的人离开我们的视野),我们便热切地追寻它。 2019-02-13 11:04 引贺拉斯《颂诗》,中译误。virtutem incolumem odimus; sublatam ex oculis quærimus invidi 原译:活着依然值得我们羡慕,故当它被从视野中攫去,我们便瞪大双眼,将它寻觅。不对。原文大意是:我们憎恨活着的美德(或有美德的活人),但是当美德死去(有美德的人离开我们的视野),我们便热切地追寻它。 p.102 脚注2,spolia opima该是“丰硕的战利品”的意思,不知道译者怎么理解成了“想象的战利品”。 p.124 脚注2 Summun bonum,稍习拉丁文就知道词尾该保持一致,应是“Summum bonum”。 p. 272 脚注1,希腊语kaloy是属格,中性单数主格是n结尾。 (太简单了本来不想特意写出来,但想着大家都觉得简单没人说可能错误就永远留着了 然而谁不想一本译书更好呢) 2019-01-27 20:03 p.102 脚注2,spolia opima该是“丰硕的战利品”的意思,不知道译者怎么理解成了“想象的战利品”。p.124 脚注2 Summun bonum,稍习拉丁文就知道词尾该保持一致,应是“Summum bonum”。p. 272 脚注1,希腊语kaloy是属格,中性单数主格是n结尾。(太简单了本来不想特意写出来,但想着大家都觉得简单没人说可能错误就永远留着了 然而谁不想一本译书更好呢) 所以说,正是他们当中最恶劣者对提倡为公共精神的兴趣,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更使他既获得来自他人的劳动与他人的克己的成果,又在放纵自己种种欲望时更少受到干扰 不通 试译: 所以说,他们中最卑劣者,比他人更尽力宣扬公共精神,其用意(the Interest,或目的)在于他们便能窃取(reap)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及自我否定(即克制私欲)的成功 ,同时又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时少受干扰。 曼德维尔此处,说的是宣扬公益,实为一种统治术。   2017-04-16 14:53 所以说,正是他们当中最恶劣者对提倡为公共精神的兴趣,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更使他既获得来自他人的劳动与他人的克己的成果,又在放纵自己种种欲望时更少受到干扰不通试译: 所以说,他们中最卑劣者,比他人更尽力宣扬公共精神,其用意(the Interest,或目的)在于他们便能窃取(reap)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及自我否定(即克制私欲)的成功 ,同时又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时少受干扰。 曼德维尔此处,说的是宣扬公益,实为一种统治术。 若不考虑古罗马人的那些神明被夸大了的数字 原文the extravagant Number of their Deities 真是直译! 2017-04-16 15:15 若不考虑古罗马人的那些神明被夸大了的数字原文the extravagant Number of their Deities真是直译! 人从不知道没有强权的优势地位 人从不认可那种没有强权为依靠的优势地位。好简单的一句话! 2017-04-16 20:20 人从不知道没有强权的优势地位人从不认可那种没有强权为依靠的优势地位。好简单的一句话! 我的这种优势是无形的 我的这种优势是有形的(狮子说“有形”,汗!,或者翻译成一目了然的) 2017-04-16 20:21 我的这种优势是无形的我的这种优势是有形的(狮子说“有形”,汗!,或者翻译成一目了然的) 引贺拉斯, Epistles II 101 Quid placet aut odio est, quod non mutabile credas ? 脚注里将这句翻译成“爱永不变,恨永不变,可有如此之人?”不对。 随便找一个英译本,What is there that pleases or is odious, which you may not think mutable? 2019-02-15 10:48 引贺拉斯, Epistles II 101 Quid placet aut odio est, quod non mutabile credas ? 脚注里将这句翻译成“爱永不变,恨永不变,可有如此之人?”不对。随便找一个英译本,What is there that pleases or is odious, which you may not think mutable? “但是,人人都诚心信奉美德,信奉那种praemia si tollas,这样的理想国又在何处呢”,脚注说“praemia si tollas”是“备受推崇的优点”,译者哪里查的啊??? 原文: but where is the Country in which it is heartily embraced, præmia si tollas? 大意:但是,即使你拿走奖赏(praemia si tollas),人们也仍然拥抱美德的国家在哪里呢 2019-02-13 12:10 “但是,人人都诚心信奉美德,信奉那种praemia si tollas,这样的理想国又在何处呢”,脚注说“praemia si tollas”是“备受推崇的优点”,译者哪里查的啊???原文: but where is the Country in which it is heartily embraced, præmia si tollas?大意:但是,即使你拿走奖赏(praemia si tollas),人们也仍然拥抱美德的国家在哪里呢 引贺拉斯《颂诗》,中译误。 virtutem incolumem odimus; sublatam ex oculis quærimus invidi 原译:活着依然值得我们羡慕,故当它被从视野中攫去,我们便瞪大双眼,将它寻觅。不对。 原文大意是:我们憎恨活着的美德(或有美德的活人),但是当美德死去(有美德的人离开我们的视野),我们便热切地追寻它。 2019-02-13 11:04 引贺拉斯《颂诗》,中译误。virtutem incolumem odimus; sublatam ex oculis quærimus invidi 原译:活着依然值得我们羡慕,故当它被从视野中攫去,我们便瞪大双眼,将它寻觅。不对。原文大意是:我们憎恨活着的美德(或有美德的活人),但是当美德死去(有美德的人离开我们的视野),我们便热切地追寻它。 p.102 脚注2,spolia opima该是“丰硕的战利品”的意思,不知道译者怎么理解成了“想象的战利品”。 p.124 脚注2 Summun bonum,稍习拉丁文就知道词尾该保持一致,应是“Summum bonum”。 p. 272 脚注1,希腊语kaloy是属格,中性单数主格是n结尾。 (太简单了本来不想特意写出来,但想着大家都觉得简单没人说可能错误就永远留着了 然而谁不想一本译书更好呢) 2019-01-27 20:03 p.102 脚注2,spolia opima该是“丰硕的战利品”的意思,不知道译者怎么理解成了“想象的战利品”。p.124 脚注2 Summun bonum,稍习拉丁文就知道词尾该保持一致,应是“Summum bonum”。p. 272 脚注1,希腊语kaloy是属格,中性单数主格是n结尾。(太简单了本来不想特意写出来,但想着大家都觉得简单没人说可能错误就永远留着了 然而谁不想一本译书更好呢)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