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匹兹堡问学录 围绕《使之清晰》与布兰顿的对谈 [美] 罗伯特·布兰顿 2017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匹兹堡问学录
副标题:围绕《使之清晰》与布兰顿的对谈 作者:[美] 罗伯特·布兰顿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25108 出版时间:2017 页数:227 定价:36.00 内容简介: 布兰顿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不仅在英美哲学界,而且也在欧陆哲学界,尤其是德国哲学界,激起很大反响。《使之清晰》是布兰顿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曾受到哈贝马斯、罗蒂等人的高度赞誉,被前者称为“里程碑式的”杰作,被后者视作近五十年来英美哲学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方面的终结。在这部巨著中,布兰顿详细考察了语言、行动、真理、逻辑等一系列重要话题,并试图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在推论语义学基础上,将它们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学术界公认,这是一部令人惊喜的经典之作,但同时也是一部艰涩冗长的困难之作。 围绕这部著作,本书访谈者与布兰顿进行了为期一年(2009-2010)的系列交谈。交谈内容主要涉及如何理解《使之清晰》,同时也涉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话题。在这些交谈中,布兰顿不仅对《使之清晰》的具体内容做了更加通俗简明的解释,而且也对它的背景、风格... 布兰顿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不仅在英美哲学界,而且也在欧陆哲学界,尤其是德国哲学界,激起很大反响。《使之清晰》是布兰顿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曾受到哈贝马斯、罗蒂等人的高度赞誉,被前者称为“里程碑式的”杰作,被后者视作近五十年来英美哲学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方面的终结。在这部巨著中,布兰顿详细考察了语言、行动、真理、逻辑等一系列重要话题,并试图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在推论语义学基础上,将它们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学术界公认,这是一部令人惊喜的经典之作,但同时也是一部艰涩冗长的困难之作。 围绕这部著作,本书访谈者与布兰顿进行了为期一年(2009-2010)的系列交谈。交谈内容主要涉及如何理解《使之清晰》,同时也涉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话题。在这些交谈中,布兰顿不仅对《使之清晰》的具体内容做了更加通俗简明的解释,而且也对它的背景、风格、线索等给出了清楚的说明。本书是这些交谈的文字再现,相信它们对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这部巨著,能起到必要的帮助作用。 陈亚军,1960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英美哲学、实用主义。主持有关实用主义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实用主义研究”(首席专家);曾入选“哈佛燕京学者”“富布莱特学者”“弗里曼学者”等基金项目。著有《哲学的改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普特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普特南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形而上学与社会希望——罗蒂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实用主义的叙事转换与效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实用主义研究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有关实用主义研究论文近百篇。 001/访谈内容说明 002/访谈1 布兰顿与实用主义/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对待经验主义的不同态度/推论中“理解”的程度问题/谈“资格”/实质的推论和形式的推论/对“道义计分”等概念的解释 015/访谈2 知识论/可靠主义/知道—如何/知道—什么 030/访谈3 标准指派物/从言/从物/证实条件与成真条件/三种推论关系/命题内容的客观性/哈贝马斯对布兰顿的评价/作为浪漫主义的理性主义者的布兰顿/经验主义/逻辑”的两个问题 044/访谈4 语言哲学的两个传统/逻辑的实用主义/方法论的实用主义/概念与规范/布兰顿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不同态度/意向状态/规范与实践的关系/对维特根斯坦“石板游戏”的评论/谈论罗蒂 059/访谈5 人类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表象主义/概念与规范/概念的历史性/道德感的指称/自由与规范/规范语义学的思路/规范的外在支持和内在支持 · · · · · · 001/访谈内容说明 002/访谈1 布兰顿与实用主义/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对待经验主义的不同态度/推论中“理解”的程度问题/谈“资格”/实质的推论和形式的推论/对“道义计分”等概念的解释 015/访谈2 知识论/可靠主义/知道—如何/知道—什么 030/访谈3 标准指派物/从言/从物/证实条件与成真条件/三种推论关系/命题内容的客观性/哈贝马斯对布兰顿的评价/作为浪漫主义的理性主义者的布兰顿/经验主义/逻辑”的两个问题 044/访谈4 语言哲学的两个传统/逻辑的实用主义/方法论的实用主义/概念与规范/布兰顿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不同态度/意向状态/规范与实践的关系/对维特根斯坦“石板游戏”的评论/谈论罗蒂 059/访谈5 人类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表象主义/概念与规范/概念的历史性/道德感的指称/自由与规范/规范语义学的思路/规范的外在支持和内在支持 074/访谈6 道德的基础/推论的语义学与维特根斯坦/表象/实质推论的首要性/《使之清晰》的结构/布兰顿思想的一般图景/论“意向”/表象和指称/一些语词的翻译问题/隐含的规范与使其清晰化的一对多关系 091/访谈7 罗蒂、麦克道威尔与布兰顿的不同/谈系统型的哲学家/实质推论与概念内容/意义与实践/规范与推论/非推论的情境/情境的分类/对“资格”和”承诺”的理解/“承诺“”资格”等词的翻译问题/詹姆斯的“情境”概念/语义内在论和外在论/表象的旨在/布兰顿与维特根斯坦的主要区别/形式的语汇与规范的语汇 109/访谈8 判断和断言/对discursive的理解/隐含的规范/承诺和资格/三种推论关系/道义计分的结构/对doxastic的理解/道义身份的变化/《使之清晰》的写作过程 124/访谈9 默认的资格和挑战的资格/指称依赖性和意义依赖性/海德格尔的卓见/康德和黑格尔对布兰顿的影响/哲学界的一些现状 135/访谈10 匹兹堡大学引进人才的工作/谈“哲学主流”/美国教授的跳槽问题/中西方不同的工作氛围 141/访谈11 表象的态度/实践与世界/对“事实”的理解/意义依赖性和指称依赖性/知觉的概念和观察的概念/对非推论情境中的“概念”的理解/三种推论主义/抽象对象/解释的两种次序/两个实用主义的论题/谈詹姆斯和杜威/语义学的起点/布兰顿与罗蒂的分歧 157/访谈12 回指理论/运用的推论情境/可靠主义/对“实质的结构”的探究/数学之于分析哲学的重要性/作为政治哲学基础的语言哲学/语言的重要性/获得对象的方式/对象/如何通过SMSICs获得单称词项的语义内容/同一性的措辞/谈论翻译上的一些问题 172/访谈13 未在《阐明理由》中介绍回指理论的原因/回指理论/《使之清晰》书名的意思/对语言的理解/外在论/指示/从推论主义视角看“上帝” 185/访谈14 实用主义的本体论/概念与世界的关系/中文屋/小鸡性别鉴定/非推论地做出报告的能力/布兰顿与麦克道威尔的区别/在概念上被阐明的世界 195/附录一 德国古典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及推论主义语义学——罗伯特·布兰顿教授访谈(上) 207/附录二 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及当代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布兰顿教授访谈(下) 216/附录三 罗伯特·布兰顿其人其书 226/后记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匹兹堡学派研究》,《杜威哲学的现代意义》,《实用主义的研究历程》,《真理论层面下的杜威实用主义》, 对辅助阅读使之清晰和阐明理由确实很有帮助,也有很多很有趣的八卦,虽然从对话来看布兰顿真是碾压式的存在……一些比如表象主义表征主义理念论唯心论观念论术语不太统一还有《哲学与自然之境》这种低级错误扣一星。 在与陈亚军的对谈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布兰顿哲学的一个特点即其综合性。布兰顿是一个分析哲学家,但和他的老师之一罗蒂一样,积极关注欧陆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关注中,布兰顿不仅关注康德,而且试图融合分析哲学和黑格尔哲学。要知道,黑格尔是早期分析哲学家的“敌人”。 非常有趣的访谈,没有吹捧和标榜,访谈者恰如其分地提出自己或大或小的困惑,布兰顿的回答有切中要害的地方,也有抛开具体问题泛泛而谈之处,氛围轻松惬意,但体现的具体概念和立场观点则非常艰深。整理者保留的语气词好玩儿。 这是周靖兄整理的访谈录,刚出就买来了。虽说是访谈录,难度小于论著,但是布兰顿的东西,难度让陈亚军老师头大、失眠,这访谈录难度也不小。如果对分析哲学史和布兰顿没有一点了解,读起来会很吃力。但读下来,收获也挺大。毕竟不是系统论述,难以形成比较明确的框架,但能形...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