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爱的戏剧
副标题:莎士比亚与自然 作者:马涛红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90092 出版时间:2017 页数:196 定价:39.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兰·布鲁姆《爱与友谊》第二部分。作者在本书中细致解读了莎士比亚的六部戏剧,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青春的爱,到《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成熟的爱,再到《一报还一报》中爱与宗教、政治的复杂交织,以及《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爱与欺骗的较量、《冬天的故事》中一种自然神学下的爱、《哈尔和福斯塔夫》中一种特具哲学性的爱。 莎士比亚是自然最纯粹的声音。他的戏剧向我们展示了最多样的爱欲表达。 阿兰·布鲁姆(1930—1992),出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当代重要思想家、政治哲学家,才子型人物,曾师从列奥·施特劳斯、雷蒙·阿隆、亚历山大·柯耶夫等著名哲人,先后任教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 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出版即轰动全美国,长期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引起全国范围内关于教育和文化等问题的大辩论,一时间他本人也被视为美国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之外,他也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一个才华横溢的哲人。他的文字优美而深刻,令人一读难忘,是现代少见的兼具诗人和哲人气质的极具魅力的人物。 大师果然是你大师。《一报还一报》的分析很精彩 果然,达到莎士比亚这种摒弃对自我认识的追寻的形态才是创作最浑然天成,最洒脱形态吧。 爱欲的意识不一定会在应如何选择爱的种类等具体问题上提供帮助,也不因某种理论、原则和不利的环境而泯灭。它是严肃参与世界的一个永恒起始点,于是我们需要莎士比亚,需要诗人。布鲁姆认为莎士比亚与我们的不同,源于他并非站在某些哲学的基础上,假定分离或结合是非此即彼的,是作为对立面的前提,他忠于现象,向我们展示了爱欲关系连同其断层线。友情是人性的,而爱是神性的,他对自然的爱并非是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而是作为人... 爱欲的意识不一定会在应如何选择爱的种类等具体问题上提供帮助,也不因某种理论、原则和不利的环境而泯灭。它是严肃参与世界的一个永恒起始点,于是我们需要莎士比亚,需要诗人。布鲁姆认为莎士比亚与我们的不同,源于他并非站在某些哲学的基础上,假定分离或结合是非此即彼的,是作为对立面的前提,他忠于现象,向我们展示了爱欲关系连同其断层线。友情是人性的,而爱是神性的,他对自然的爱并非是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而是作为人文主义者。 有些地方读不懂,但读起来极其尽兴。 “人是高和低的混合体,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管着通向最高事物的关键。”没有低的支撑,高也只是浮夸的,虚假的。希望对这本书的阅读能成为我与自己和解的契机吧。 读莎士比亚看样子要再次提上今年日程希望这个flag今年能完成。三本读下来真羡慕布鲁姆对名著的理解和文笔(本身也是迷人的人)。以前自己读名著都太肤浅了,还经常只是久闻其名读了太多概述就以为自己真的读完读懂了了名著,too simple啊,还是要静下心来 关于爱欲,“如何应对这一把人类聚集又分离的巨大力量——从福斯塔夫的纵欲到赫米温妮的绝对忠贞以及许多的中间状态,最终的许多解决方式都有不足、不完美”,莎士比亚对此充满同情,他“和我们一样沉迷于两个人的爱欲结合,也如现代艺术家和思想家一样,深知将这种关系中的我们拆散的一切因由。没有人能像莎士比亚那样令我们爱上爱……” “事实上,莎士比亚非常明白,人是高和低的混合体,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管着通向最高事... 关于爱欲,“如何应对这一把人类聚集又分离的巨大力量——从福斯塔夫的纵欲到赫米温妮的绝对忠贞以及许多的中间状态,最终的许多解决方式都有不足、不完美”,莎士比亚对此充满同情,他“和我们一样沉迷于两个人的爱欲结合,也如现代艺术家和思想家一样,深知将这种关系中的我们拆散的一切因由。没有人能像莎士比亚那样令我们爱上爱……” “事实上,莎士比亚非常明白,人是高和低的混合体,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管着通向最高事物的关键。” “他对自然的爱乃是一个人文主义而非环保主义者的爱。” 大师果然是你大师。《一报还一报》的分析很精彩 果然,达到莎士比亚这种摒弃对自我认识的追寻的形态才是创作最浑然天成,最洒脱形态吧。 把自己带入古希腊古罗马哲人古典作品世界的是《神圣的罪业》,当自己第一次读了这部作品后,内心获得的是平静和勇敢,才发现人是一个多么奇异的存在。这个存在是一个巨大谜,到今天我们不知道自身来自哪里,并且无时不刻不处于悖论与困境中。 接着自己买读了荷马史诗,在... 在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文化语境中,莎士比亚几乎是一位被“神化”的文学大师。虽然没有读过他的全集,但也读过不下二十部戏,包括悲剧、喜剧,不过好似没读过他的历史剧。尽管也时常被大师的洞见、妙语所折服,但总是有隔膜。流于零碎的印象,却没有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读完这本... 事实是,莎士比亚非常明白,人是高和低的混合物,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握着通向最高事物的关键。 2017-07-01 21:10 事实是,莎士比亚非常明白,人是高和低的混合物,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握着通向最高事物的关键。 古代人将爱降低为喜剧,可能是为了教化的缘故,以免撺掇起平凡老实人去追逐往往归于空洞的激情;或者是为了更哲学的原因,认为爱无非是人受身体所困、被幻觉欺骗。莎士比亚的悲剧没有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悲剧那么惨,他喜剧又没有阿里斯托芬的那么滑稽。莎士比亚对悲剧酌减了一些严肃性,而对喜剧则酌加了严肃性。正如柏拉图笔下,爱跻身于政治的严肃性与性的轻浮这一高一低之间。爱似乎成了人的高与低之间的一个连接,而... 2017-06-22 12:30 古代人将爱降低为喜剧,可能是为了教化的缘故,以免撺掇起平凡老实人去追逐往往归于空洞的激情;或者是为了更哲学的原因,认为爱无非是人受身体所困、被幻觉欺骗。莎士比亚的悲剧没有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悲剧那么惨,他喜剧又没有阿里斯托芬的那么滑稽。莎士比亚对悲剧酌减了一些严肃性,而对喜剧则酌加了严肃性。正如柏拉图笔下,爱跻身于政治的严肃性与性的轻浮这一高一低之间。爱似乎成了人的高与低之间的一个连接,而莎士比亚耗费了极大的才情致力于细察这一点。 究竟是宇宙秩序本身有好元素也有坏元素,从而要求有一位宇宙统治者对其加以控制,还是宇宙秩序是永恒的,所有部分最终都是致力于共同利益? 2017-06-22 12:14 究竟是宇宙秩序本身有好元素也有坏元素,从而要求有一位宇宙统治者对其加以控制,还是宇宙秩序是永恒的,所有部分最终都是致力于共同利益? 所有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经历的就是重新发现美、身体之美,活着、呼吸着、欲望着的身体,而非原罪视角之下的身体,也非对来生飘渺期盼中被贬低的身体。他们撇开世界的疲惫,在人类鼎盛的青春年华里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身体之美的确问题重重,但也被视为有预言性,它至少再次成为起点。 2017-07-01 20:17 所有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经历的就是重新发现美、身体之美,活着、呼吸着、欲望着的身体,而非原罪视角之下的身体,也非对来生飘渺期盼中被贬低的身体。他们撇开世界的疲惫,在人类鼎盛的青春年华里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身体之美的确问题重重,但也被视为有预言性,它至少再次成为起点。 事实是,莎士比亚非常明白,人是高和低的混合物,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握着通向最高事物的关键。 2017-07-01 21:10 事实是,莎士比亚非常明白,人是高和低的混合物,而通常被视为低的东西掌握着通向最高事物的关键。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