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爱的阶梯 柏拉图的《会饮》 [美] 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 2017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爱的阶梯
副标题:柏拉图的《会饮》 作者:[美] 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90115 出版时间:2017 页数:168 定价:36.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兰·布鲁姆《爱与友谊》第三部分。作者在讨论完卢梭、莎士比亚之后,回溯到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致力于探究爱欲。这位爱的古代哲人,他不但与莎士比亚一样忠于自然,而且还通过一个比戏剧更宽的光谱来表述爱欲,并对其意义作了一番更为贴切的理性论述。他不但把爱欲呈现为一个表明我们自身不完满的痛苦而贫乏的信号,他还把它呈现为是一个给予的、创造性的信号。他探索了“爱自己”与“爱美好事物”间的张力,“爱欲对家庭的从属”与“爱欲所暗示的自由”间的张力。在爱欲里,他看到了同时达成个体幸福与真正人类共同体的可能性。 阿兰·布鲁姆(1930—1992),出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当代重要思想家、政治哲学家,才子型人物,曾师从列奥·施特劳斯、雷蒙·阿隆、亚历山大·柯耶夫等著名哲人,先后任教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 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出版即轰动全美国,长期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引起全国范围内关于教育和文化等问题的大辩论,一时间他本人也被视为美国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之外,他也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一个才华横溢的哲人。他的文字优美而深刻,令人一读难忘,是现代少见的兼具诗人和哲人气质的极具魅力的人物。 相比前两本,布鲁姆让出了更多位置来按照顺序解构和观照全部文本,观点更加集中地认为《会饮》的任务是如何从最普通的经验,从人和人身体之间真实的性吸引出发一直上升到达顶峰,即爱欲的整全,这种整全最终不是向死而生,而是向永恒而生。 通过把《会饮》与《圣经》进行比较,初步得出抽象的爱欲的两种对立思想源泉,一种是希腊式的,另一种是犹太式的。最终让重点重新落回在个体与普遍、短暂与永恒、孤独与共同体的对立,爱欲提... 相比前两本,布鲁姆让出了更多位置来按照顺序解构和观照全部文本,观点更加集中地认为《会饮》的任务是如何从最普通的经验,从人和人身体之间真实的性吸引出发一直上升到达顶峰,即爱欲的整全,这种整全最终不是向死而生,而是向永恒而生。 通过把《会饮》与《圣经》进行比较,初步得出抽象的爱欲的两种对立思想源泉,一种是希腊式的,另一种是犹太式的。最终让重点重新落回在个体与普遍、短暂与永恒、孤独与共同体的对立,爱欲提供了一个“场”,在其中更便利地观察对立的两端,并使爱欲的整全最终成为某种心理学操作加上哲学的眼光,这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是有区别的。 最完整的人是真正知道自己的不完整且能在这一事实前提下生活的人,他完全接受自己的缺陷也有能力完美地抽身出去;苏格拉底脱离了使人们的生活显得如此无聊的脆弱和自夸,他用志存高远的人来取代神 曲终人散时,苏格拉底似乎不是一个爱人,形单影只。阿尔喀比亚德真的爱苏格拉底,就像阿波罗多洛斯、阿里斯托得莫斯和柏拉图一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他。 耗脑力, 毁 三观 说到苏格拉底提出爱的阶梯: 先是对俊美的身体的爱欲,其次是灵魂的美、再是对知识的美直至对美本身的爱欲。 然而矛盾的是,苏格拉底的恋童众所周知,看到漂亮小男孩就走不动,上前搭讪。所以提出爱欲阶梯的人自己却留恋爱欲第一层的美好??![捂脸] 后来一回想,苏格拉底果然是雄辩能手。他又提出对爱的两种理解。一方面,我们通过爱来获得更多美好的东西,弥补自己的欠缺;另一方面,爱欲又能促使自己... 耗脑力, 毁 三观 说到苏格拉底提出爱的阶梯: 先是对俊美的身体的爱欲,其次是灵魂的美、再是对知识的美直至对美本身的爱欲。 然而矛盾的是,苏格拉底的恋童众所周知,看到漂亮小男孩就走不动,上前搭讪。所以提出爱欲阶梯的人自己却留恋爱欲第一层的美好??![捂脸] 后来一回想,苏格拉底果然是雄辩能手。他又提出对爱的两种理解。一方面,我们通过爱来获得更多美好的东西,弥补自己的欠缺;另一方面,爱欲又能促使自己有动力去追求美,生成美好的东西。(正如李猛视频中提到很多恋爱中的男生会变成情诗小王子...) 估计苏格拉底想表明他就是在见识过一个个俊俏身体之美后,审美疲劳,那就得比较其他,然后才发现灵魂之美... 将一本书分出三个部分,然后变成三本书来买,令人服气。但是布鲁姆的文风值得我买这一套书 —— 读布鲁姆《爱的阶梯》笔记 尽管如今人们依然使用“柏拉图之恋”来形容纯粹的“精神”之爱。实际上古典“爱欲”在今天已然“堕落”,布鲁姆《爱欲三部曲》的第一部意欲通过对“爱欲”的伟大经典——柏拉图《会饮》的解读,试图为现代人重新找回能够使爱欲重新上升的“阶梯... 苏格拉底似乎只专注于使自身完美和受益的德性。但是苏格拉底的完美或许就是他能够给予他人的最伟大的恩惠。有两种施恩者,一种人一心给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另一种人尽管对我们漠不关心,但是他们本身作为范例就能够提升我们,使我们更加高贵。后者代表更高的目的。 2017-07-02 18:27 1人喜欢 苏格拉底似乎只专注于使自身完美和受益的德性。但是苏格拉底的完美或许就是他能够给予他人的最伟大的恩惠。有两种施恩者,一种人一心给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另一种人尽管对我们漠不关心,但是他们本身作为范例就能够提升我们,使我们更加高贵。后者代表更高的目的。 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longing),那么哲学家追求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2018-07-20 17:49 1人喜欢 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longing),那么哲学家追求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尼采认为人必须不断寻找新的视域,一个可以扎根的新地方,而苏格拉底坚持,灵感最深刻的根源在自然中,或者说在宇宙中,人只有通过脱离他碰巧出生的视域,才能成为充分的人。或者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主张存在一种绝对的视域:他把城邦比作洞穴,但是哲学家能够爬出洞穴,走到太阳底下。尼采说,只有洞穴,没有太阳。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灵魂中最重要的现象是爱欲,一种压倒一切朝向太阳的吸引力,它滋养并拓展了灵魂。 2017-07-02 18:33 1人喜欢 尼采认为人必须不断寻找新的视域,一个可以扎根的新地方,而苏格拉底坚持,灵感最深刻的根源在自然中,或者说在宇宙中,人只有通过脱离他碰巧出生的视域,才能成为充分的人。或者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主张存在一种绝对的视域:他把城邦比作洞穴,但是哲学家能够爬出洞穴,走到太阳底下。尼采说,只有洞穴,没有太阳。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灵魂中最重要的现象是爱欲,一种压倒一切朝向太阳的吸引力,它滋养并拓展了灵魂。 “我渴求一个地方 在那里一个花季少年的父亲 将因我行不义而责备我; ‘你对我儿子干的好事,斯蒂尔波尼德, 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都是赤身裸体,而你却离开运动场, 没有亲吻他,和他谈话,拥抱他, 或者攫取他的童贞。’” 2018-10-05 10:46 “我渴求一个地方在那里一个花季少年的父亲将因我行不义而责备我;‘你对我儿子干的好事,斯蒂尔波尼德,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都是赤身裸体,而你却离开运动场,没有亲吻他,和他谈话,拥抱他,或者攫取他的童贞。’” 苏格拉底说他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可以被解释为哲学根本不可能,不值得再继续探究下去。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那么哲学家追述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他渴求知识。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2017-06-22 13:33 苏格拉底说他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可以被解释为哲学根本不可能,不值得再继续探究下去。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那么哲学家追述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他渴求知识。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longing),那么哲学家追求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2018-07-20 17:49 1人喜欢 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longing),那么哲学家追求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柏拉图《会饮》的任务,它要描述如何从最普通的经验,从人和人身体之间的真实的性吸引出发一直上升到顶峰。 2018-07-20 18:02 柏拉图《会饮》的任务,它要描述如何从最普通的经验,从人和人身体之间的真实的性吸引出发一直上升到顶峰。 “我渴求一个地方 在那里一个花季少年的父亲 将因我行不义而责备我; ‘你对我儿子干的好事,斯蒂尔波尼德, 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都是赤身裸体,而你却离开运动场, 没有亲吻他,和他谈话,拥抱他, 或者攫取他的童贞。’” 2018-10-05 10:46 “我渴求一个地方在那里一个花季少年的父亲将因我行不义而责备我;‘你对我儿子干的好事,斯蒂尔波尼德,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都是赤身裸体,而你却离开运动场,没有亲吻他,和他谈话,拥抱他,或者攫取他的童贞。’” “我渴求一个地方 在那里一个花季少年的父亲 将因我行不义而责备我; ‘你对我儿子干的好事,斯蒂尔波尼德, 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都是赤身裸体,而你却离开运动场, 没有亲吻他,和他谈话,拥抱他, 或者攫取他的童贞。’” 2018-10-05 10:46 “我渴求一个地方在那里一个花季少年的父亲将因我行不义而责备我;‘你对我儿子干的好事,斯蒂尔波尼德,你遇到他的时候他都是赤身裸体,而你却离开运动场,没有亲吻他,和他谈话,拥抱他,或者攫取他的童贞。’” 他教给阿尔喀比亚德,灵魂是唯一值得关注的东西。结果,这样就消除了由通常的身体欲望所产生强烈希望的魅力,并澄清了一个半神半兽之人的某种一以贯之的性格。真正的苏格拉底式的教诲是,人不是自然的统一体,但是灵魂不可分割,或者说身体包含着某些灵魂所必须的智慧。 2018-07-21 17:26 他教给阿尔喀比亚德,灵魂是唯一值得关注的东西。结果,这样就消除了由通常的身体欲望所产生强烈希望的魅力,并澄清了一个半神半兽之人的某种一以贯之的性格。真正的苏格拉底式的教诲是,人不是自然的统一体,但是灵魂不可分割,或者说身体包含着某些灵魂所必须的智慧。 事物的价值等级秩序在这种苏格拉底式的中道(moderation)中重新建立起来。灵魂及其所包含之物比身体更美。……苏格拉底的确热爱智慧;这是他唯一深切的激情,也正是这一点把他和泡萨尼阿斯,一个教养良好的庸人完全区别开来。 2018-07-21 17:14 事物的价值等级秩序在这种苏格拉底式的中道(moderation)中重新建立起来。灵魂及其所包含之物比身体更美。……苏格拉底的确热爱智慧;这是他唯一深切的激情,也正是这一点把他和泡萨尼阿斯,一个教养良好的庸人完全区别开来。 显然,在身体的吸引和灵魂的吸引之间存在一种张力……然而,整个关系中所弥漫的紧张与怀疑更富有爱而非友谊的特征。……从身体的观点看,生育后代的性行为更加合一与热切。但是在身体与灵魂的结合中存在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它允诺了双方之间的延续与合一,但又不必是为了生儿育女才结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个后来的苏格拉底发现了灵魂,它是事物的一部分,甚至是本质部分。他发现了,或者至少是学会了严肃地对待爱欲以及它对美... 2018-07-21 08:06 显然,在身体的吸引和灵魂的吸引之间存在一种张力……然而,整个关系中所弥漫的紧张与怀疑更富有爱而非友谊的特征。……从身体的观点看,生育后代的性行为更加合一与热切。但是在身体与灵魂的结合中存在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它允诺了双方之间的延续与合一,但又不必是为了生儿育女才结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个后来的苏格拉底发现了灵魂,它是事物的一部分,甚至是本质部分。他发现了,或者至少是学会了严肃地对待爱欲以及它对美丽之物,尤其是美丽之人的吸引。这是一个高蹈之旅(high vocation),但它始于人们认为很低的地方——占有身体的欲望。有一根金线始终在具有苏格拉底般资质的人之间,从一个人引向另一个人。他希望教诲别人不是由于受到性的吸引,而是由于他需要教诲别人才受到性的吸引。他从这个人身上产生的逾越能够给予他希望,他所教诲的东西——哲学——将在政治秩序的变换之间流传万代。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