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哲学的历程 西方哲学历史导论(第四版) [美]威廉·F. 劳黑德 2017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哲学的历程
副标题:西方哲学历史导论(第四版) 作者:[美]威廉·F. 劳黑德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12600 出版时间:2017 页数:646 定价:73.5 内容简介: 原作名: The Voyage of Discovery: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Fourth Edition) 哲学史不是一座布满灰尘的博物馆,它的呈现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富于生气。好的哲学史书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实信息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对话与发现之旅。 本书产生于作者几十年的哲学史教学经历,一再修订再版。它致力于厘清长达若干世纪的哲学对话,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并把他们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梳理了他们试图完成的哲学任务、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使用本书的教师与学生也是这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本书每章都有其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任选章节开展教学。分布于书中各处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当代联系”、理解题、思考题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场哲学对话中来,与伟大的哲学家同行,培养思维技能,扩展好奇心,进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学这场庞大的聚会中,新的对话不断开启,随着新的参与者的加入,之前对话的主题被重新拾起并沿不同方向... 哲学史不是一座布满灰尘的博物馆,它的呈现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富于生气。好的哲学史书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实信息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对话与发现之旅。 本书产生于作者几十年的哲学史教学经历,一再修订再版。它致力于厘清长达若干世纪的哲学对话,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并把他们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梳理了他们试图完成的哲学任务、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使用本书的教师与学生也是这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本书每章都有其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任选章节开展教学。分布于书中各处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当代联系”、理解题、思考题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场哲学对话中来,与伟大的哲学家同行,培养思维技能,扩展好奇心,进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学这场庞大的聚会中,新的对话不断开启,随着新的参与者的加入,之前对话的主题被重新拾起并沿不同方向继续发展。 作者简介 威廉·F. 劳黑德(William F. Lawhead)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自1980年开始任教于密西西比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史、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等。已出版多部哲学教材,包括《古代哲学史》(The Ancient Voyage)、《中世纪哲学史》(The Medieval Voyage)、《近代哲学史》(The Modern Voyage)、《当代哲学史》(The Contemporary Voyage)、《哲学之旅:一种交互方法》(The Philosophical Journey: An Interactive Approach)等。 译者简介: 郭立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道德哲学, 已出版若干专著和译著。 丁三东: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 作者简介 威廉·F. 劳黑德(William F. Lawhead)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自1980年开始任教于密西西比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史、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等。已出版多部哲学教材,包括《古代哲学史》(The Ancient Voyage)、《中世纪哲学史》(The Medieval Voyage)、《近代哲学史》(The Modern Voyage)、《当代哲学史》(The Contemporary Voyage)、《哲学之旅:一种交互方法》(The Philosophical Journey: An Interactive Approach)等。 译者简介: 郭立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道德哲学, 已出版若干专著和译著。 丁三东: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黑格尔哲学、科学哲学,已出版若干译著和发表多篇论文。 第10章 11世纪和12世纪的哲学与神学 第11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思想 第12章 中世纪综合的解体 第三部分 近代时期 第13章 文化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第14章 早期经验主义者:弗朗西斯·培根与托马斯·霍布斯 第15章 勒内·笛卡尔:近代哲学的奠基人 第16章 贝内迪特(巴鲁赫)·斯宾诺莎:理性主义者与神秘主义者 第17章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乐观的理性主义者 第18章 文化背景:启蒙与牛顿时代 第19章 约翰·洛克:近代经验主义的兴起 第20章 乔治·贝克莱:沿经验主义之路前进 第21章 大卫·休谟:苏格兰怀疑论者 第22章 伊曼努尔·康德:发现心灵的能力与限度 第23章 19世纪文化背景:浪漫主义、科学与历史感 第24章 G. W. F.黑格尔:世界精神的传记作者 第25章 卡尔·马克思:为了改变世界的哲学 第26章 索伦·克尔凯郭尔:宗教存在主义的奠基人 第27章 弗里德里希·尼采:世俗存在主义的奠基人 第28章 19世纪经验主义:孔德、边沁与密尔 第四部分 现代时期 第29章 20世纪文化背景:科学、语言与经验 第30章 实用主义: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第31章 分析哲学与语言学转向 第32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第33章 新近哲学问题 术语表 · · · · · · 真的很好嘛?为什么海德格尔的存在都翻译为 是 ,此在翻译为 是者,存在者都翻译为 者?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哲学史,丁老师和郭老师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这本书读的人这么少真是太可惜了!【1】避免了很多哲学史堆积史料的方式,作者大量重构论证且不厌其烦地举例,对初学者非常友好,每一章还附有思考题和理解题方便回顾。【2】很多哲学家都做了思想前后期的不同考察,体现出作者对文本和思想体系极好的理解,而且把每一位哲学家要处理的问题和后人的批判路径解释的非常清楚。【3】很有特色的几个地方:哲学家生平写的...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哲学史,丁老师和郭老师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这本书读的人这么少真是太可惜了!【1】避免了很多哲学史堆积史料的方式,作者大量重构论证且不厌其烦地举例,对初学者非常友好,每一章还附有思考题和理解题方便回顾。【2】很多哲学家都做了思想前后期的不同考察,体现出作者对文本和思想体系极好的理解,而且把每一位哲学家要处理的问题和后人的批判路径解释的非常清楚。【3】很有特色的几个地方:哲学家生平写的特别精彩;马克思占了和黑格尔几乎一样的篇幅;几乎省略费希特和谢林;女性主义哲学梳理;分析哲学部分写的很不错。【4】可能存在的一些瑕疵:柏拉图晚期思想整理不太充分,卢梭部分写的太简略,完全没有涉及康德美学问题,对黑格尔的理解可能有些偏狭。【5】总体上是本很好的哲学史书,力荐! 入门佳作。看似面面俱到四平八稳,但其实作者努力呈现每一个哲人的思想辨识度,以及他们不同程度地偏倚。有一点思考良多,就是作者老生常谈了基督教传统中的希腊哲学,讲查士丁、克莱门特与德尔图良对此所做的处理。对于后来的哲学来说,可能两种思想形式都有着混合的材料,必然会因为相似与差异产生纠葛。但思想史写作毕竟离开了尖锐的立场。我想,当时的大家试图分清东西的时候,是在做调和还是在驱逐呢?驱逐的是别人还是自身的... 入门佳作。看似面面俱到四平八稳,但其实作者努力呈现每一个哲人的思想辨识度,以及他们不同程度地偏倚。有一点思考良多,就是作者老生常谈了基督教传统中的希腊哲学,讲查士丁、克莱门特与德尔图良对此所做的处理。对于后来的哲学来说,可能两种思想形式都有着混合的材料,必然会因为相似与差异产生纠葛。但思想史写作毕竟离开了尖锐的立场。我想,当时的大家试图分清东西的时候,是在做调和还是在驱逐呢?驱逐的是别人还是自身的某一部分呢。遗憾的是再也无法见到如此真诚的场面了。 很棒的一本哲学史。虽然看起来很厚很大一本,但是实际上七十三万字的文本量和人大西哲史教材也不过五万字之差而已。 人物小传写的都比较有趣。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大体框架也非常清晰,便于理解。而且翻译也很棒。每章还会穿插以及在章末给出一些理解的和思考的问题。非常适合配合大问题两本作为入门。 一些具体特点是:谢林费希特确实受到了轻视,两个人的篇幅比邓司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还少。同时黑格尔后直接是马克思而省略了青年... 很棒的一本哲学史。虽然看起来很厚很大一本,但是实际上七十三万字的文本量和人大西哲史教材也不过五万字之差而已。 人物小传写的都比较有趣。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大体框架也非常清晰,便于理解。而且翻译也很棒。每章还会穿插以及在章末给出一些理解的和思考的问题。非常适合配合大问题两本作为入门。 一些具体特点是:谢林费希特确实受到了轻视,两个人的篇幅比邓司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还少。同时黑格尔后直接是马克思而省略了青年黑格尔学派,个人感觉马克思一些思想还是受到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影响的。 不过一些具体翻译也体现出译者的用心,比如海德格尔的In-der-welt-sein,翻译成在-世界-中-存在,我觉得是较为还原的译法。 总之,非常推荐。 真的很好嘛?为什么海德格尔的存在都翻译为 是 ,此在翻译为 是者,存在者都翻译为 者?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哲学史,丁老师和郭老师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这本书读的人这么少真是太可惜了!【1】避免了很多哲学史堆积史料的方式,作者大量重构论证且不厌其烦地举例,对初学者非常友好,每一章还附有思考题和理解题方便回顾。【2】很多哲学家都做了思想前后期的不同考察,体现出作者对文本和思想体系极好的理解,而且把每一位哲学家要处理的问题和后人的批判路径解释的非常清楚。【3】很有特色的几个地方:哲学家生平写的...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哲学史,丁老师和郭老师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这本书读的人这么少真是太可惜了!【1】避免了很多哲学史堆积史料的方式,作者大量重构论证且不厌其烦地举例,对初学者非常友好,每一章还附有思考题和理解题方便回顾。【2】很多哲学家都做了思想前后期的不同考察,体现出作者对文本和思想体系极好的理解,而且把每一位哲学家要处理的问题和后人的批判路径解释的非常清楚。【3】很有特色的几个地方:哲学家生平写的特别精彩;马克思占了和黑格尔几乎一样的篇幅;几乎省略费希特和谢林;女性主义哲学梳理;分析哲学部分写的很不错。【4】可能存在的一些瑕疵:柏拉图晚期思想整理不太充分,卢梭部分写的太简略,完全没有涉及康德美学问题,对黑格尔的理解可能有些偏狭。【5】总体上是本很好的哲学史书,力荐! 无聊是万恶之源。然而,无聊的武库里有两件武器。第一,无聊是一种威胁,因为一切经验的本性都是过渡性的。正当审美主义者认为他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时候,花谢香消,曲终人散,瞬间的激情逝去,他又一次陷入内心的空虚。无聊的第二件武器是重复,任何快乐太多,最终都会成为乏味、陈腐和不满。要战胜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得不疯狂地寻求新的经验。 生活的关键是控制和避免承诺。警惕友谊,只维持各种社交关系。婚姻是危险的,因为你... 2019-04-06 14:44 无聊是万恶之源。然而,无聊的武库里有两件武器。第一,无聊是一种威胁,因为一切经验的本性都是过渡性的。正当审美主义者认为他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时候,花谢香消,曲终人散,瞬间的激情逝去,他又一次陷入内心的空虚。无聊的第二件武器是重复,任何快乐太多,最终都会成为乏味、陈腐和不满。要战胜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得不疯狂地寻求新的经验。生活的关键是控制和避免承诺。警惕友谊,只维持各种社交关系。婚姻是危险的,因为你将失去审美生活所必须的自由和超然。一般来说,避免责任。把随心所欲变成一种艺术,因为这将导致无穷的娱乐。一个人必须总是保持快乐的轮换来避免停滞。然而,当我们注意他的内心生活时,它似乎弥漫着空虚感。当他陶醉于一个快乐的瞬间,他似乎迷失在它全部的纯粹直接性中。当他致力于安排和计划他的下一个有趣瞬间,他变得超脱和疏离了他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审美主义者,对于他们,每个瞬间的价值都是相同,但他们只是一切对他们都无价值的愤世嫉俗者的另一面。对快乐追求所驱动的生活,即使这些快乐是最高级的理智型和文化型快乐,都是这样一种生活,它唯一的中心是一堆碎裂的、反复无常的瞬间,审美人格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自我,因为他的选择是由他的环境、心情和冲动决定的。因此,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辩证法,去寻求更多,去寻求某种统一的价值核心,去寻求一个人的自我,一种发现稳定的东西以托付自身躁动的渴望。 对立的生活概念和模式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和解。 具有激情是用一个人的全部所是去关心某个事物,是拥抱一个人有意识地用于指导他生活的激发性价值。深深地关心某事物、自我反思和有原则地选择。 (每个人都想被必然性所推动,所贯穿,成为必然性和全对的。但是,他是对的,却不是真的。他成了仆人。) 2019-04-06 14:04 对立的生活概念和模式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和解。具有激情是用一个人的全部所是去关心某个事物,是拥抱一个人有意识地用于指导他生活的激发性价值。深深地关心某事物、自我反思和有原则地选择。(每个人都想被必然性所推动,所贯穿,成为必然性和全对的。但是,他是对的,却不是真的。他成了仆人。) 对立的生活概念和模式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和解。 具有激情是用一个人的全部所是去关心某个事物,是拥抱一个人有意识地用于指导他生活的激发性价值。深深地关心某事物、自我反思和有原则地选择。 (每个人都想被必然性所推动,所贯穿,成为必然性和全对的。但是,他是对的,却不是真的。他成了仆人。) 2019-04-06 14:04 对立的生活概念和模式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和解。具有激情是用一个人的全部所是去关心某个事物,是拥抱一个人有意识地用于指导他生活的激发性价值。深深地关心某事物、自我反思和有原则地选择。(每个人都想被必然性所推动,所贯穿,成为必然性和全对的。但是,他是对的,却不是真的。他成了仆人。) 无聊是万恶之源。然而,无聊的武库里有两件武器。第一,无聊是一种威胁,因为一切经验的本性都是过渡性的。正当审美主义者认为他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时候,花谢香消,曲终人散,瞬间的激情逝去,他又一次陷入内心的空虚。无聊的第二件武器是重复,任何快乐太多,最终都会成为乏味、陈腐和不满。要战胜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得不疯狂地寻求新的经验。 生活的关键是控制和避免承诺。警惕友谊,只维持各种社交关系。婚姻是危险的,因为你... 2019-04-06 14:44 无聊是万恶之源。然而,无聊的武库里有两件武器。第一,无聊是一种威胁,因为一切经验的本性都是过渡性的。正当审美主义者认为他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时候,花谢香消,曲终人散,瞬间的激情逝去,他又一次陷入内心的空虚。无聊的第二件武器是重复,任何快乐太多,最终都会成为乏味、陈腐和不满。要战胜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得不疯狂地寻求新的经验。生活的关键是控制和避免承诺。警惕友谊,只维持各种社交关系。婚姻是危险的,因为你将失去审美生活所必须的自由和超然。一般来说,避免责任。把随心所欲变成一种艺术,因为这将导致无穷的娱乐。一个人必须总是保持快乐的轮换来避免停滞。然而,当我们注意他的内心生活时,它似乎弥漫着空虚感。当他陶醉于一个快乐的瞬间,他似乎迷失在它全部的纯粹直接性中。当他致力于安排和计划他的下一个有趣瞬间,他变得超脱和疏离了他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审美主义者,对于他们,每个瞬间的价值都是相同,但他们只是一切对他们都无价值的愤世嫉俗者的另一面。对快乐追求所驱动的生活,即使这些快乐是最高级的理智型和文化型快乐,都是这样一种生活,它唯一的中心是一堆碎裂的、反复无常的瞬间,审美人格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自我,因为他的选择是由他的环境、心情和冲动决定的。因此,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辩证法,去寻求更多,去寻求某种统一的价值核心,去寻求一个人的自我,一种发现稳定的东西以托付自身躁动的渴望。 无聊是万恶之源。然而,无聊的武库里有两件武器。第一,无聊是一种威胁,因为一切经验的本性都是过渡性的。正当审美主义者认为他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时候,花谢香消,曲终人散,瞬间的激情逝去,他又一次陷入内心的空虚。无聊的第二件武器是重复,任何快乐太多,最终都会成为乏味、陈腐和不满。要战胜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得不疯狂地寻求新的经验。 生活的关键是控制和避免承诺。警惕友谊,只维持各种社交关系。婚姻是危险的,因为你... 2019-04-06 14:44 无聊是万恶之源。然而,无聊的武库里有两件武器。第一,无聊是一种威胁,因为一切经验的本性都是过渡性的。正当审美主义者认为他的生活充满快乐的时候,花谢香消,曲终人散,瞬间的激情逝去,他又一次陷入内心的空虚。无聊的第二件武器是重复,任何快乐太多,最终都会成为乏味、陈腐和不满。要战胜这个问题,一个人不得不疯狂地寻求新的经验。生活的关键是控制和避免承诺。警惕友谊,只维持各种社交关系。婚姻是危险的,因为你将失去审美生活所必须的自由和超然。一般来说,避免责任。把随心所欲变成一种艺术,因为这将导致无穷的娱乐。一个人必须总是保持快乐的轮换来避免停滞。然而,当我们注意他的内心生活时,它似乎弥漫着空虚感。当他陶醉于一个快乐的瞬间,他似乎迷失在它全部的纯粹直接性中。当他致力于安排和计划他的下一个有趣瞬间,他变得超脱和疏离了他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审美主义者,对于他们,每个瞬间的价值都是相同,但他们只是一切对他们都无价值的愤世嫉俗者的另一面。对快乐追求所驱动的生活,即使这些快乐是最高级的理智型和文化型快乐,都是这样一种生活,它唯一的中心是一堆碎裂的、反复无常的瞬间,审美人格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自我,因为他的选择是由他的环境、心情和冲动决定的。因此,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辩证法,去寻求更多,去寻求某种统一的价值核心,去寻求一个人的自我,一种发现稳定的东西以托付自身躁动的渴望。 对立的生活概念和模式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和解。 具有激情是用一个人的全部所是去关心某个事物,是拥抱一个人有意识地用于指导他生活的激发性价值。深深地关心某事物、自我反思和有原则地选择。 (每个人都想被必然性所推动,所贯穿,成为必然性和全对的。但是,他是对的,却不是真的。他成了仆人。) 2019-04-06 14:04 对立的生活概念和模式不断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和解。具有激情是用一个人的全部所是去关心某个事物,是拥抱一个人有意识地用于指导他生活的激发性价值。深深地关心某事物、自我反思和有原则地选择。(每个人都想被必然性所推动,所贯穿,成为必然性和全对的。但是,他是对的,却不是真的。他成了仆人。)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