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伦理
副标题: 作者:[法] 埃德加·莫兰 出版社:理想国 | 学林出版社 ISBN:9787548611899 出版时间:2017 页数:344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法国思想巨擘、世纪老人埃德加·莫兰的睿智思考和真切关怀——历经20世纪复杂纷呈的世界变幻和精神革命,哲学家莫兰将一生的哲思、智慧和关怀融入本书。 ★广博的知识与视野,坚强的意志与信念——“针对当下世界的全面危机,在“元视角”下追寻伦理深邃的生物—人类—社会的三维源泉,对其进行人类学、史学、哲学和科学等多方面的整体检视,阐释了伦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伦理与道德、知识、科学、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老人面对充斥20世纪的双重恐怖主义与文明向新的野蛮倒退,面对麻木的科学盲症与无节制的政治犬儒,仍然抱持希望,为善打赌。 ★致力于沟通中法文化二十余年,译者于硕十年诠释——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主任于硕教授与莫兰先生多年挚交,将“超文化”研究、本书翻译及与作者的精神交流深度结合,十年耕耘,奉献本译作。 面对双重恐怖主义与文明向新的野蛮倒退 面对麻木的科学盲... ★法国思想巨擘、世纪老人埃德加·莫兰的睿智思考和真切关怀——历经20世纪复杂纷呈的世界变幻和精神革命,哲学家莫兰将一生的哲思、智慧和关怀融入本书。 ★广博的知识与视野,坚强的意志与信念——“针对当下世界的全面危机,在“元视角”下追寻伦理深邃的生物—人类—社会的三维源泉,对其进行人类学、史学、哲学和科学等多方面的整体检视,阐释了伦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伦理与道德、知识、科学、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老人面对充斥20世纪的双重恐怖主义与文明向新的野蛮倒退,面对麻木的科学盲症与无节制的政治犬儒,仍然抱持希望,为善打赌。 ★致力于沟通中法文化二十余年,译者于硕十年诠释——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主任于硕教授与莫兰先生多年挚交,将“超文化”研究、本书翻译及与作者的精神交流深度结合,十年耕耘,奉献本译作。 面对双重恐怖主义与文明向新的野蛮倒退 面对麻木的科学盲症与无节制的政治犬儒 面对“全球的铁器时代”与“人类精神的史前状态” 哲学家邀请我们一起为善打赌:反省自我,管束科学,文明政治,连结人类,寰球共生。 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 《伦理》一书是法国哲学家莫兰(Edgar Morin)《方法论》系列的第六卷。作者从生命之初世代繁衍提炼出一种复杂循环思维,直接挑战将理性变得残缺不全的线性简化范式,针对当下世界的全面危机,在“元视角”下追寻伦理深邃的生物—人类—社会的三维源泉,对其进行人类学、史学、哲学和科学等多方面的整体检视,阐释了伦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伦理与道德、知识、科学、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作者指出知识碎片化的严重性,同时剖析道德癖和虚无主义,批判“铁器时代”的量化观和发展观,提出多学科整合的“行动生态学”,呼吁在社会——个体——种群的整体思维中寻求伦理再生的源泉,恢复人性意识,创造人性政治,建设人类伦理。这一切的前提是,全球公民应当承认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唤醒共生伦理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最具体的方式向文明化了的野蛮作战,参与全面革新的世界社会的建设。 这是写给知识分子的书是写给教师的书是写给科学家的书是写给政治家的书这是写给地球公民、写给你我每一个普通人的书! 在全球自组织的大蜕变中《伦理》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概念工具,其深厚的人类关怀将成为人类重建的一面精神旗帜。 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1921—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法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法国教育部顾问,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著述问世。莫兰针对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重分析的思维传统,尝试以一种被他称之为“复杂思维范式”的方法思考世界与社会,进而对人、社会、伦理、科学、知识等进行系统反思,以期弥补各学科相互隔离、知识日益破碎化的弊端,这一思维范式在欧洲、南美及英语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书译者于硕是人类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主任、跨文化人类学教授,曾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法国布莱斯特等大学任教,也是法兰西研究院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之一及首任总监。她默默耕耘,将自己的跨文化研究和生活视为一种理解伦理和生命美学的日常历练,20余年中为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和促进中欧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译本序 ........................................................... 高宣扬 1 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希望对话录 ................................ 5 导言 ............................................................................. 27 第一部分 伦理的思想与思想的伦理 第一章 伦理的思想.................................................. 31 第二章 宇宙溯源 ..................................................... 49 · · · · · · 中译本序 ........................................................... 高宣扬 1 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希望对话录 ................................ 5 导言 ............................................................................. 27 第一部分 伦理的思想与思想的伦理 第一章 伦理的思想.................................................. 31 第二章 宇宙溯源 ..................................................... 49 第三章 伦理的不确定性 .......................................... 62 第四章 思想的伦理.................................................. 95 第二部分 伦理、科学、政治 第一章 科学、伦理、社会 .................................... 107 第二章 伦理与政治................................................ 123 第三部分 自我伦理 第一章 伦理的个人主义 ........................................ 137 第二章 心性修养 ...................................................140 第三章 连结的伦理................................................ 154 第四章 理解的伦理................................................ 163 第五章 宽厚与宽恕................................................ 186 第六章 生存艺术:诗意或智慧? ......................... 200 第七章 自我伦理的结论 ........................................ 212 第四部分 社会—伦理 第一章 共同体伦理................................................ 217 附录:认知民主的困境............................................. 224 第五部分 人类伦理 第一章 担当人类处境 ............................................ 231 第二章 寰球伦理 ................................................... 235 第三章 再生之路 ................................................... 245 第四章 伦理的期望:大蜕变 ................................. 259 伦理式的结论 结论一:论恶 ............................................................ 267 结论二:论善 ............................................................ 280 作者核心概念说明 ................................................... 295 译者词汇表 ............................................................... 304 为善打赌 ................................................................... 319 · · · · · · 爱教我们怎样与世界的残酷作斗争,教我们如何去拒绝和接受这个世界。爱也是勇气,它让我们能够生活在不确定性与忧虑之中。 发人深省的伦理阐述。尽管作者对化约论大加批判,但这本书的内容仍可提炼出诸多崭新简要有力的观点要素,包括伦理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个人-社会-种属三位一体,科学-技术-政治-工业-营利四(五)驾马车,分离与联结,行为生态学,递归循环与二向逻辑,寰球伦理与自我伦理,再生,大蜕变等等。初次明白伦理确切指向了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于利己与利他的冲突与平衡,没有根源却实在地于人内心无关理性地涌现出来,是为了爱,... 发人深省的伦理阐述。尽管作者对化约论大加批判,但这本书的内容仍可提炼出诸多崭新简要有力的观点要素,包括伦理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个人-社会-种属三位一体,科学-技术-政治-工业-营利四(五)驾马车,分离与联结,行为生态学,递归循环与二向逻辑,寰球伦理与自我伦理,再生,大蜕变等等。初次明白伦理确切指向了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于利己与利他的冲突与平衡,没有根源却实在地于人内心无关理性地涌现出来,是为了爱,认识理解接受了客观的残忍而同主观的邪恶野蛮斗争打赌。在作者对以牙还牙及人类好客传统即接受难民的观点上,我还有一些疑问。莫兰式伦理仍难回避其略显消极的本质,即便这或许才是真实所在,可对如今世界的人们来说太缺乏吸引力。它对人的自我能动的要求或者说期望也许过于乐观,于真正现实困境前难掩自身的脆弱与无力。 我們的現實是:所有不可量化的存在都被排除在政治思考之外,甚至排除在學校課程設置之外。 我們經常在歷史中看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戲劇性轉換。堅守希望於是成爲前提。不是那種被動的希望,而是有行動力的希望。 西方近代發明的發展觀、進步觀、科學觀和商業化已經成爲全球尺度,量化評估導致對自我倫理和博愛倫理的雙重摧毀。 P21 重要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與生命的關係和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 2018-12-29 22:04 我們的現實是:所有不可量化的存在都被排除在政治思考之外,甚至排除在學校課程設置之外。我們經常在歷史中看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戲劇性轉換。堅守希望於是成爲前提。不是那種被動的希望,而是有行動力的希望。西方近代發明的發展觀、進步觀、科學觀和商業化已經成爲全球尺度,量化評估導致對自我倫理和博愛倫理的雙重摧毀。P21重要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與生命的關係和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力。知識的分離(學科封閉)造成新的無知。知識本身包含着謬誤和錯覺,我們卻被誤導那是絕對的真理。 冒險與謹慎的雙重而對立的必然性:伯里克利(pericles)說:“我們能同時現實擁有非凡的膽量和在深思熟慮後才行動的能力。” 對善舉的副作用掉以輕心:我們的知識分割模式造成了習慣性的無知,或者讓我們在行動之後才意識到那些被認爲是單純至善的行爲帶來的惡果。 目的與手段之間關係的不確定性:那些爲了高尚目的而採取的卑劣手段造成了對目的的損害。在手段—目的的循環中,手段過度膨脹使目的窒息。 不同情形中目的的錯位:... 2018-12-29 21:52 冒險與謹慎的雙重而對立的必然性:伯里克利(pericles)說:“我們能同時現實擁有非凡的膽量和在深思熟慮後才行動的能力。”對善舉的副作用掉以輕心:我們的知識分割模式造成了習慣性的無知,或者讓我們在行動之後才意識到那些被認爲是單純至善的行爲帶來的惡果。目的與手段之間關係的不確定性:那些爲了高尚目的而採取的卑劣手段造成了對目的的損害。在手段—目的的循環中,手段過度膨脹使目的窒息。不同情形中目的的錯位:爲了應對緊急需要,人們放棄了長期的目的性;爲了要在眼下迅速反應,人們放棄了深入徹底的行動。偏離與顛倒:陡然出現的意外時間經常會改變已有的判斷和分析。亮相衝突的律令在心中短兵相接。在戰爭和被佔領的形勢下向酷刑和殺戮屈服,導致了那些不能或不敢逃脫現狀的人的道德滑坡。 既然行動的後果註定是不確定的,那麼倫理打賭就不會因爲擔心結果而放棄行動,反而是去擔當這種不確定性,承認其風險,構想出一種謀略(strategie)。 一種謀略的設計要求人們不止是對信任進行懷疑,而且也對懷疑進行懷疑。 在我們必須服從於多種倫理(價值)目的性的情況下,我們必須使謀略變得豐富和複雜,因爲我們給自己設計的多種目的性中存在着內在對立。 政治倫理應當將自由—平等—博愛三個概念整合在一個遞歸循環(boucl... 2018-12-29 21:43 既然行動的後果註定是不確定的,那麼倫理打賭就不會因爲擔心結果而放棄行動,反而是去擔當這種不確定性,承認其風險,構想出一種謀略(strategie)。一種謀略的設計要求人們不止是對信任進行懷疑,而且也對懷疑進行懷疑。在我們必須服從於多種倫理(價值)目的性的情況下,我們必須使謀略變得豐富和複雜,因爲我們給自己設計的多種目的性中存在着內在對立。政治倫理應當將自由—平等—博愛三個概念整合在一個遞歸循環(boucle recursive)中,每一個都爲整體的再生作出貢獻。關鍵是要記住,所有不能再生的都會衰退。 經濟增長率可以暫時獲取人心,但從來無法將政治失誤和錯覺一筆勾銷;以生存質量和精神衰退爲代價的增長,以維權維護少數人擁有的經濟指數,難以令人滿意。對公正的道德秩序和倫理重建的要求,對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必然回到一種對文明政治的現實訴求。 本來是敵對的兩種恐怖——恐怖分子的恐怖和國家政權的恐怖——卻龍捲風一樣愈演愈烈地交相生成和發展,體現爲地區性戰爭、國家內亂和全球性恐怖襲擊。 公民責任感本身與民主... 2018-12-21 21:49 經濟增長率可以暫時獲取人心,但從來無法將政治失誤和錯覺一筆勾銷;以生存質量和精神衰退爲代價的增長,以維權維護少數人擁有的經濟指數,難以令人滿意。對公正的道德秩序和倫理重建的要求,對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必然回到一種對文明政治的現實訴求。本來是敵對的兩種恐怖——恐怖分子的恐怖和國家政權的恐怖——卻龍捲風一樣愈演愈烈地交相生成和發展,體現爲地區性戰爭、國家內亂和全球性恐怖襲擊。公民責任感本身與民主再生不可分離。如果公民責任感減弱,民主也會相應減弱。近代高歌凱旋的科技不止是對物質能量的馴化,也是對人類的馴化,並直接受制於營利、經濟和其他利益的驅使。 这是写给教师的书。他们从影视教育对青少年的摧残中,從身居高位的各路精英的人格缺失中,從自己的切身體驗中,最懂得为知识而知识的現存教育體制已經貽害無窮,需要革新,他們不忍目睹孩子們幾近絕望的眼神。 19世紀以來的大學教育建立在分離觀念上,學科分離培育出來的大腦不能將知識連結起來,不懂得認識整體和根本的問題,不能迎接複雜性的挑戰。 2018-12-21 21:34 这是写给教师的书。他们从影视教育对青少年的摧残中,從身居高位的各路精英的人格缺失中,從自己的切身體驗中,最懂得为知识而知识的現存教育體制已經貽害無窮,需要革新,他們不忍目睹孩子們幾近絕望的眼神。19世紀以來的大學教育建立在分離觀念上,學科分離培育出來的大腦不能將知識連結起來,不懂得認識整體和根本的問題,不能迎接複雜性的挑戰。 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是,服從現實功利和效率造成了政治與倫理的分離,政府以優先考慮現實問題或國家安全爲名進行意識形態的宣傳,否定抵抗的倫理律令,將對真理、自由和公正的訴求視爲反動、有害的行爲並加以封鎖監禁 2018-12-21 21:45 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是,服從現實功利和效率造成了政治與倫理的分離,政府以優先考慮現實問題或國家安全爲名進行意識形態的宣傳,否定抵抗的倫理律令,將對真理、自由和公正的訴求視爲反動、有害的行爲並加以封鎖監禁 經濟增長率可以暫時獲取人心,但從來無法將政治失誤和錯覺一筆勾銷;以生存質量和精神衰退爲代價的增長,以維權維護少數人擁有的經濟指數,難以令人滿意。對公正的道德秩序和倫理重建的要求,對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必然回到一種對文明政治的現實訴求。 本來是敵對的兩種恐怖——恐怖分子的恐怖和國家政權的恐怖——卻龍捲風一樣愈演愈烈地交相生成和發展,體現爲地區性戰爭、國家內亂和全球性恐怖襲擊。 公民責任感本身與民主... 2018-12-21 21:49 經濟增長率可以暫時獲取人心,但從來無法將政治失誤和錯覺一筆勾銷;以生存質量和精神衰退爲代價的增長,以維權維護少數人擁有的經濟指數,難以令人滿意。對公正的道德秩序和倫理重建的要求,對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必然回到一種對文明政治的現實訴求。本來是敵對的兩種恐怖——恐怖分子的恐怖和國家政權的恐怖——卻龍捲風一樣愈演愈烈地交相生成和發展,體現爲地區性戰爭、國家內亂和全球性恐怖襲擊。公民責任感本身與民主再生不可分離。如果公民責任感減弱,民主也會相應減弱。近代高歌凱旋的科技不止是對物質能量的馴化,也是對人類的馴化,並直接受制於營利、經濟和其他利益的驅使。 我們的現實是:所有不可量化的存在都被排除在政治思考之外,甚至排除在學校課程設置之外。 我們經常在歷史中看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戲劇性轉換。堅守希望於是成爲前提。不是那種被動的希望,而是有行動力的希望。 西方近代發明的發展觀、進步觀、科學觀和商業化已經成爲全球尺度,量化評估導致對自我倫理和博愛倫理的雙重摧毀。 P21 重要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與生命的關係和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 2018-12-29 22:04 我們的現實是:所有不可量化的存在都被排除在政治思考之外,甚至排除在學校課程設置之外。我們經常在歷史中看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戲劇性轉換。堅守希望於是成爲前提。不是那種被動的希望,而是有行動力的希望。西方近代發明的發展觀、進步觀、科學觀和商業化已經成爲全球尺度,量化評估導致對自我倫理和博愛倫理的雙重摧毀。P21重要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與生命的關係和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力。知識的分離(學科封閉)造成新的無知。知識本身包含着謬誤和錯覺,我們卻被誤導那是絕對的真理。 我們的現實是:所有不可量化的存在都被排除在政治思考之外,甚至排除在學校課程設置之外。 我們經常在歷史中看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戲劇性轉換。堅守希望於是成爲前提。不是那種被動的希望,而是有行動力的希望。 西方近代發明的發展觀、進步觀、科學觀和商業化已經成爲全球尺度,量化評估導致對自我倫理和博愛倫理的雙重摧毀。 P21 重要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與生命的關係和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 2018-12-29 22:04 我們的現實是:所有不可量化的存在都被排除在政治思考之外,甚至排除在學校課程設置之外。我們經常在歷史中看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戲劇性轉換。堅守希望於是成爲前提。不是那種被動的希望,而是有行動力的希望。西方近代發明的發展觀、進步觀、科學觀和商業化已經成爲全球尺度,量化評估導致對自我倫理和博愛倫理的雙重摧毀。P21重要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與生命的關係和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力。知識的分離(學科封閉)造成新的無知。知識本身包含着謬誤和錯覺,我們卻被誤導那是絕對的真理。 冒險與謹慎的雙重而對立的必然性:伯里克利(pericles)說:“我們能同時現實擁有非凡的膽量和在深思熟慮後才行動的能力。” 對善舉的副作用掉以輕心:我們的知識分割模式造成了習慣性的無知,或者讓我們在行動之後才意識到那些被認爲是單純至善的行爲帶來的惡果。 目的與手段之間關係的不確定性:那些爲了高尚目的而採取的卑劣手段造成了對目的的損害。在手段—目的的循環中,手段過度膨脹使目的窒息。 不同情形中目的的錯位:... 2018-12-29 21:52 冒險與謹慎的雙重而對立的必然性:伯里克利(pericles)說:“我們能同時現實擁有非凡的膽量和在深思熟慮後才行動的能力。”對善舉的副作用掉以輕心:我們的知識分割模式造成了習慣性的無知,或者讓我們在行動之後才意識到那些被認爲是單純至善的行爲帶來的惡果。目的與手段之間關係的不確定性:那些爲了高尚目的而採取的卑劣手段造成了對目的的損害。在手段—目的的循環中,手段過度膨脹使目的窒息。不同情形中目的的錯位:爲了應對緊急需要,人們放棄了長期的目的性;爲了要在眼下迅速反應,人們放棄了深入徹底的行動。偏離與顛倒:陡然出現的意外時間經常會改變已有的判斷和分析。亮相衝突的律令在心中短兵相接。在戰爭和被佔領的形勢下向酷刑和殺戮屈服,導致了那些不能或不敢逃脫現狀的人的道德滑坡。 既然行動的後果註定是不確定的,那麼倫理打賭就不會因爲擔心結果而放棄行動,反而是去擔當這種不確定性,承認其風險,構想出一種謀略(strategie)。 一種謀略的設計要求人們不止是對信任進行懷疑,而且也對懷疑進行懷疑。 在我們必須服從於多種倫理(價值)目的性的情況下,我們必須使謀略變得豐富和複雜,因爲我們給自己設計的多種目的性中存在着內在對立。 政治倫理應當將自由—平等—博愛三個概念整合在一個遞歸循環(boucl... 2018-12-29 21:43 既然行動的後果註定是不確定的,那麼倫理打賭就不會因爲擔心結果而放棄行動,反而是去擔當這種不確定性,承認其風險,構想出一種謀略(strategie)。一種謀略的設計要求人們不止是對信任進行懷疑,而且也對懷疑進行懷疑。在我們必須服從於多種倫理(價值)目的性的情況下,我們必須使謀略變得豐富和複雜,因爲我們給自己設計的多種目的性中存在着內在對立。政治倫理應當將自由—平等—博愛三個概念整合在一個遞歸循環(boucle recursive)中,每一個都爲整體的再生作出貢獻。關鍵是要記住,所有不能再生的都會衰退。 經濟增長率可以暫時獲取人心,但從來無法將政治失誤和錯覺一筆勾銷;以生存質量和精神衰退爲代價的增長,以維權維護少數人擁有的經濟指數,難以令人滿意。對公正的道德秩序和倫理重建的要求,對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必然回到一種對文明政治的現實訴求。 本來是敵對的兩種恐怖——恐怖分子的恐怖和國家政權的恐怖——卻龍捲風一樣愈演愈烈地交相生成和發展,體現爲地區性戰爭、國家內亂和全球性恐怖襲擊。 公民責任感本身與民主... 2018-12-21 21:49 經濟增長率可以暫時獲取人心,但從來無法將政治失誤和錯覺一筆勾銷;以生存質量和精神衰退爲代價的增長,以維權維護少數人擁有的經濟指數,難以令人滿意。對公正的道德秩序和倫理重建的要求,對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必然回到一種對文明政治的現實訴求。本來是敵對的兩種恐怖——恐怖分子的恐怖和國家政權的恐怖——卻龍捲風一樣愈演愈烈地交相生成和發展,體現爲地區性戰爭、國家內亂和全球性恐怖襲擊。公民責任感本身與民主再生不可分離。如果公民責任感減弱,民主也會相應減弱。近代高歌凱旋的科技不止是對物質能量的馴化,也是對人類的馴化,並直接受制於營利、經濟和其他利益的驅使。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