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阿伦特:关键概念
副标题: 作者:[英]帕特里克·海登 出版社: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904339 出版时间:2017 页数:308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汉娜•阿伦特是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她的影响横跨哲学、政治、法律、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和文学等多个领域。阿伦特提出了全新的思考人类自由和责任的有效方式,这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和争议。 •本书汇集了知名的阿伦特研究学者的文章,探讨了她思想的核心观念,如自由、行动、权力、判断、恶、宽恕和社会。这些文章清楚地描述了阿伦特的基本主题及其伦理和政治影响。阿伦特所使用的这些用以理解人的境况,政治暴力、恐怖和极权主义等现象的特定概念,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阿伦特思想的不同脉络,也清晰地呈现于本书的字里行间,它为任何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位重要智识人物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易于进入且必要的指引。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她的重要代表作,如《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论革命》等,均已在国内出版。本... -编辑推荐- •汉娜•阿伦特是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她的影响横跨哲学、政治、法律、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和文学等多个领域。阿伦特提出了全新的思考人类自由和责任的有效方式,这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和争议。 •本书汇集了知名的阿伦特研究学者的文章,探讨了她思想的核心观念,如自由、行动、权力、判断、恶、宽恕和社会。这些文章清楚地描述了阿伦特的基本主题及其伦理和政治影响。阿伦特所使用的这些用以理解人的境况,政治暴力、恐怖和极权主义等现象的特定概念,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阿伦特思想的不同脉络,也清晰地呈现于本书的字里行间,它为任何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位重要智识人物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易于进入且必要的指引。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她的重要代表作,如《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论革命》等,均已在国内出版。本书呈现了一份对阿伦特全部思想的概览和导引。书中所收录的多篇论文,关注了阿伦特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人的境况、现代性的危机、政治和公共世界,并讨论了她主要著作中的关键概念,如行动、权力、公正、邪恶和社会性。本书为那些初次学习和希望更深入了解阿伦特思想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易于进入且方便查阅的指引。 -编者简介- 帕特里克•海登(Patrick Hayden) 圣安德鲁斯大学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教授。他是《全球化时代的政治邪恶:阿伦特与国际关系理论》(Political Evil in a Global Age: Hannah Arendt and International Theory, 2009)和《世界主义的全球化政治》(Cosmopolitan Global Politics, 2005)的作者,以及《Ashgate伦理学和国际关系研究指南》(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9)的编者。他的研究集中于国际政治理论、当代社会与政治理论、人权与全球化政治中的正义/非正义问题。 -译者简介- 陈高华 男,江西永新人,北京师范大学... -编者简介- 帕特里克•海登(Patrick Hayden) 圣安德鲁斯大学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教授。他是《全球化时代的政治邪恶:阿伦特与国际关系理论》(Political Evil in a Global Age: Hannah Arendt and International Theory, 2009)和《世界主义的全球化政治》(Cosmopolitan Global Politics, 2005)的作者,以及《Ashgate伦理学和国际关系研究指南》(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9)的编者。他的研究集中于国际政治理论、当代社会与政治理论、人权与全球化政治中的正义/非正义问题。 -译者简介- 陈高华 男,江西永新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研究兴趣为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教育哲学,著有《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译有《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释》(人民出版社,2012)、《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反思财产:从古代到革命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等。 , 这套丛书还有 《导读德勒兹》,《导读巴赫金》,《导读阿伦特》,《阿多诺:关键概念》,《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等。 分析文本主要是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和《极权主义的起源》。感觉自己之前阿伦特都白看了,读完这本之后才大概弄明白阿伦特思想中的劳动、制作与行动、叙述、极权主义的概念,收获还挺大 仅说这个文本的阿伦特,道德在这里很少提到,但却弥散在全篇之中。行动理念的捍卫者,纯粹政治的拥护者阿伦特,在对理念的贬黜中完成了理念的二次升华。她依然在用现代性的范畴处理其导致的现代难题,依然在对实然惘而不顾的情况下处理假设的应然,纯粹本身就是the worest violent。不可避免导致其在直面现象的神圣驱使下走向对立面,行动 政治辩证法。在存在和伦理学维度上后转,对历史的分析可圈可点,很有见... 仅说这个文本的阿伦特,道德在这里很少提到,但却弥散在全篇之中。行动理念的捍卫者,纯粹政治的拥护者阿伦特,在对理念的贬黜中完成了理念的二次升华。她依然在用现代性的范畴处理其导致的现代难题,依然在对实然惘而不顾的情况下处理假设的应然,纯粹本身就是the worest violent。不可避免导致其在直面现象的神圣驱使下走向对立面,行动 政治辩证法。在存在和伦理学维度上后转,对历史的分析可圈可点,很有见解性,抓的词源学也搔到痒处,但我觉得她理论上的幼稚毁了这一切。所以我认为可能把她当作政治思想家来看待更好一点。 大体上分析了阿伦特的框架,不过都有些浅尝辄止。阿伦特借助的希腊罗马的政治实践,讨论praxis与法律、暴力与政治的关系,希望借此克服奥古斯丁和海德格尔的哲学,但是她对每一个哲学形态本身的意涵都缺乏深入的检讨,由此给出政治方案也只能是(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形态。这似乎是一个不够有力的回答。 兰兰做的似乎是一种元政治学,或者说,在人类事务上采取生存论的视角,产物一定是元层面上的。英美流行的政治哲学更像是屌丝九评高富帅的真命题集,和兰兰一样,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纪的真正问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澄清。」 仅说这个文本的阿伦特,道德在这里很少提到,但却弥散在全篇之中。行动理念的捍卫者,纯粹政治的拥护者阿伦特,在对理念的贬黜中完成了理念的二次升华。她依然在用现代性的范畴处理其导致的现代难题,依然在对实然惘而不顾的情况下处理假设的应然,纯粹本身就是the worest violent。不可避免导致其在直面现象的神圣驱使下走向对立面,行动 政治辩证法。在存在和伦理学维度上后转,对历史的分析可圈可点,很有见... 仅说这个文本的阿伦特,道德在这里很少提到,但却弥散在全篇之中。行动理念的捍卫者,纯粹政治的拥护者阿伦特,在对理念的贬黜中完成了理念的二次升华。她依然在用现代性的范畴处理其导致的现代难题,依然在对实然惘而不顾的情况下处理假设的应然,纯粹本身就是the worest violent。不可避免导致其在直面现象的神圣驱使下走向对立面,行动 政治辩证法。在存在和伦理学维度上后转,对历史的分析可圈可点,很有见解性,抓的词源学也搔到痒处,但我觉得她理论上的幼稚毁了这一切。所以我认为可能把她当作政治思想家来看待更好一点。 分析文本主要是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和《极权主义的起源》。感觉自己之前阿伦特都白看了,读完这本之后才大概弄明白阿伦特思想中的劳动、制作与行动、叙述、极权主义的概念,收获还挺大 兰兰做的似乎是一种元政治学,或者说,在人类事务上采取生存论的视角,产物一定是元层面上的。英美流行的政治哲学更像是屌丝九评高富帅的真命题集,和兰兰一样,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纪的真正问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澄清。」 理解的挑战的政治意义,可以从阿伦特对传统对“理解工具”之不足的质疑中获得。阿伦特把她对政治理论传统的指责,明确为她所谓的”基本谬误“,即让人类一般地追寻意义的思想能力从属于获得终极的存在真理的哲学欲求。在这种求真意愿的驱动下,哲学家们要求自己有一个完全远离纷杂的政治领域的超然的、孤独的、自以为客观的位置,以便沉思永恒的概念和观念领域,即”永远不可见之物......和真正永存之物“。阿伦特认为这一谬误... 2018-12-13 00:32 1人喜欢 理解的挑战的政治意义,可以从阿伦特对传统对“理解工具”之不足的质疑中获得。阿伦特把她对政治理论传统的指责,明确为她所谓的”基本谬误“,即让人类一般地追寻意义的思想能力从属于获得终极的存在真理的哲学欲求。在这种求真意愿的驱动下,哲学家们要求自己有一个完全远离纷杂的政治领域的超然的、孤独的、自以为客观的位置,以便沉思永恒的概念和观念领域,即”永远不可见之物......和真正永存之物“。阿伦特认为这一谬误极为恼人,因为它催生了这样的信念,政治事务的世界可以以理性真理或哲学真理的模式来处理:这就是说,煞有介事地声称在孤独中获得结果在政治中也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把它们应用于这一领域,无疑这是外面施加于其上的。通过抹杀思考与行动之间的分界线,政治理论家们通过确立一种等级秩序构想了它们之间的一致,在这个等级秩序中,思想因其所谓的获得关于实在的真正知识的能力而等同于统治者,行动则被简化为对预先确定的标准或观念的简单执行。理论是否真的可以指导实践?把头脑中构想出的东西付诸于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往往带来的是灾难。 责任时理解阿伦特的行动论述的一个关键主题。她说,行动是“无边的”。她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受行动者的控制。就此而言,行动永远不会完成,它在世界中的发生犹如一颗石子抛入池中。这在行动者那里引起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困境,这是因为行动一旦开启,它的结果不仅不可预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行动者既要对其将要进行的行动负责,也要对其已经开启的行动负责。当然,她无法改变过去,最多只... 2018-12-12 02:04 责任时理解阿伦特的行动论述的一个关键主题。她说,行动是“无边的”。她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受行动者的控制。就此而言,行动永远不会完成,它在世界中的发生犹如一颗石子抛入池中。这在行动者那里引起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困境,这是因为行动一旦开启,它的结果不仅不可预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行动者既要对其将要进行的行动负责,也要对其已经开启的行动负责。当然,她无法改变过去,最多只能有限地掌控一下未来。这样,行动就是个人所进行的“冒险”,共同体若容许人性的充分表达,就必须对之加以“平息”。虽说我们的愿望很美好,但并没有“补救人类事物的脆弱性的方案“。阿伦特为了应对行动责任的生存困境,引入了承诺和宽恕法则。承诺减缓了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宽恕则缓和了行动的不可逆转性。”开端启新“承诺稳定了未来,宽恕悬置了过去。 1973年,阿伦特应邀主持苏格兰阿伯丁大学著名的吉福德讲座。 应该是爱丁堡大学,略囧。 2017-05-05 13:09 1973年,阿伦特应邀主持苏格兰阿伯丁大学著名的吉福德讲座。应该是爱丁堡大学,略囧。 1973年,阿伦特应邀主持苏格兰阿伯丁大学著名的吉福德讲座。 应该是爱丁堡大学,略囧。 2017-05-05 13:09 1973年,阿伦特应邀主持苏格兰阿伯丁大学著名的吉福德讲座。应该是爱丁堡大学,略囧。 责任时理解阿伦特的行动论述的一个关键主题。她说,行动是“无边的”。她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受行动者的控制。就此而言,行动永远不会完成,它在世界中的发生犹如一颗石子抛入池中。这在行动者那里引起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困境,这是因为行动一旦开启,它的结果不仅不可预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行动者既要对其将要进行的行动负责,也要对其已经开启的行动负责。当然,她无法改变过去,最多只... 2018-12-12 02:04 责任时理解阿伦特的行动论述的一个关键主题。她说,行动是“无边的”。她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受行动者的控制。就此而言,行动永远不会完成,它在世界中的发生犹如一颗石子抛入池中。这在行动者那里引起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困境,这是因为行动一旦开启,它的结果不仅不可预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行动者既要对其将要进行的行动负责,也要对其已经开启的行动负责。当然,她无法改变过去,最多只能有限地掌控一下未来。这样,行动就是个人所进行的“冒险”,共同体若容许人性的充分表达,就必须对之加以“平息”。虽说我们的愿望很美好,但并没有“补救人类事物的脆弱性的方案“。阿伦特为了应对行动责任的生存困境,引入了承诺和宽恕法则。承诺减缓了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宽恕则缓和了行动的不可逆转性。”开端启新“承诺稳定了未来,宽恕悬置了过去。 理解的挑战的政治意义,可以从阿伦特对传统对“理解工具”之不足的质疑中获得。阿伦特把她对政治理论传统的指责,明确为她所谓的”基本谬误“,即让人类一般地追寻意义的思想能力从属于获得终极的存在真理的哲学欲求。在这种求真意愿的驱动下,哲学家们要求自己有一个完全远离纷杂的政治领域的超然的、孤独的、自以为客观的位置,以便沉思永恒的概念和观念领域,即”永远不可见之物......和真正永存之物“。阿伦特认为这一谬误... 2018-12-13 00:32 1人喜欢 理解的挑战的政治意义,可以从阿伦特对传统对“理解工具”之不足的质疑中获得。阿伦特把她对政治理论传统的指责,明确为她所谓的”基本谬误“,即让人类一般地追寻意义的思想能力从属于获得终极的存在真理的哲学欲求。在这种求真意愿的驱动下,哲学家们要求自己有一个完全远离纷杂的政治领域的超然的、孤独的、自以为客观的位置,以便沉思永恒的概念和观念领域,即”永远不可见之物......和真正永存之物“。阿伦特认为这一谬误极为恼人,因为它催生了这样的信念,政治事务的世界可以以理性真理或哲学真理的模式来处理:这就是说,煞有介事地声称在孤独中获得结果在政治中也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把它们应用于这一领域,无疑这是外面施加于其上的。通过抹杀思考与行动之间的分界线,政治理论家们通过确立一种等级秩序构想了它们之间的一致,在这个等级秩序中,思想因其所谓的获得关于实在的真正知识的能力而等同于统治者,行动则被简化为对预先确定的标准或观念的简单执行。理论是否真的可以指导实践?把头脑中构想出的东西付诸于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往往带来的是灾难。 理解的挑战的政治意义,可以从阿伦特对传统对“理解工具”之不足的质疑中获得。阿伦特把她对政治理论传统的指责,明确为她所谓的”基本谬误“,即让人类一般地追寻意义的思想能力从属于获得终极的存在真理的哲学欲求。在这种求真意愿的驱动下,哲学家们要求自己有一个完全远离纷杂的政治领域的超然的、孤独的、自以为客观的位置,以便沉思永恒的概念和观念领域,即”永远不可见之物......和真正永存之物“。阿伦特认为这一谬误... 2018-12-13 00:32 1人喜欢 理解的挑战的政治意义,可以从阿伦特对传统对“理解工具”之不足的质疑中获得。阿伦特把她对政治理论传统的指责,明确为她所谓的”基本谬误“,即让人类一般地追寻意义的思想能力从属于获得终极的存在真理的哲学欲求。在这种求真意愿的驱动下,哲学家们要求自己有一个完全远离纷杂的政治领域的超然的、孤独的、自以为客观的位置,以便沉思永恒的概念和观念领域,即”永远不可见之物......和真正永存之物“。阿伦特认为这一谬误极为恼人,因为它催生了这样的信念,政治事务的世界可以以理性真理或哲学真理的模式来处理:这就是说,煞有介事地声称在孤独中获得结果在政治中也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把它们应用于这一领域,无疑这是外面施加于其上的。通过抹杀思考与行动之间的分界线,政治理论家们通过确立一种等级秩序构想了它们之间的一致,在这个等级秩序中,思想因其所谓的获得关于实在的真正知识的能力而等同于统治者,行动则被简化为对预先确定的标准或观念的简单执行。理论是否真的可以指导实践?把头脑中构想出的东西付诸于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往往带来的是灾难。 责任时理解阿伦特的行动论述的一个关键主题。她说,行动是“无边的”。她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受行动者的控制。就此而言,行动永远不会完成,它在世界中的发生犹如一颗石子抛入池中。这在行动者那里引起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困境,这是因为行动一旦开启,它的结果不仅不可预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行动者既要对其将要进行的行动负责,也要对其已经开启的行动负责。当然,她无法改变过去,最多只... 2018-12-12 02:04 责任时理解阿伦特的行动论述的一个关键主题。她说,行动是“无边的”。她的意思是说,他们的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受行动者的控制。就此而言,行动永远不会完成,它在世界中的发生犹如一颗石子抛入池中。这在行动者那里引起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困境,这是因为行动一旦开启,它的结果不仅不可预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行动者既要对其将要进行的行动负责,也要对其已经开启的行动负责。当然,她无法改变过去,最多只能有限地掌控一下未来。这样,行动就是个人所进行的“冒险”,共同体若容许人性的充分表达,就必须对之加以“平息”。虽说我们的愿望很美好,但并没有“补救人类事物的脆弱性的方案“。阿伦特为了应对行动责任的生存困境,引入了承诺和宽恕法则。承诺减缓了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宽恕则缓和了行动的不可逆转性。”开端启新“承诺稳定了未来,宽恕悬置了过去。 1973年,阿伦特应邀主持苏格兰阿伯丁大学著名的吉福德讲座。 应该是爱丁堡大学,略囧。 2017-05-05 13:09 1973年,阿伦特应邀主持苏格兰阿伯丁大学著名的吉福德讲座。应该是爱丁堡大学,略囧。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