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山水之间
副标题:生活与理性的未思 作者:(法)朱利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57994 出版时间:2017 页数:168 定价: 内容简介: 作者爬梳欧洲的“风景”以及风景观的缘起及其兴盛与沒落,援用中国的山水观资源,让中欧双方思想面对面地凸显出各自的未思。之后,采取双边的人文资源而提出他个人对“风景”的新定义,认为欧洲的风景思想若要振兴,必须开采中国山水观。 朱利安(曾被译作于连或余莲)是法国哲学家暨汉学家,巴黎高师(ENS)的校友,专长希腊和欧洲哲学以及中国思想。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七大)特级教授,巴黎人文之家世界研究学院“他者性讲座”教授。出版专著30种以上,已译成25种以上的外文,是译成外文最多的当代思想家之一。 法国哲学家擅长的对于自体语言系统的解构很有意思,但始终觉得后面几章的论证没有离开第一章的基调,在循环论证中稍有拓展?另外用中国语言系统的“一元二极”概念是否能解释所有的“之间”问题,存有疑虑。 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中国构想了知识而不是科学,思考了权利而不是城邦,因此没有真理与自由的理念,这自由的理念跨越现世的条件而在世界之外自我树立成‘绝对’,我们可以在该绝对之上自我引导……”“却是,山水思想压抑了别的可能,它也需要付出代价的。”于连说得入木三分,对中国文化,他还是有所理解的。 看法国朱利安《山水之间》,可能是看到关于东方山水和西方风景最好的论述,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不是二元对位,山水在可感觉事物中将圣人之教导传递出来,万物融其神思,一个人在己身之内领悟佛性。 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中国构想了知识而不是科学,思考了权利而不是城邦,因此没有真理与自由的理念,这自由的理念跨越现世的条件而在世界之外自我树立成‘绝对’,我们可以在该绝对之上自我引导……”“却是,山水思想压抑了别的可能,它也需要付出代价的。”于连说得入木三分,对中国文化,他还是有所理解的。 甚至在中国人中,这种对山水圆融的想象也是存在的。然而只要是动态的、变化的事物,都有向下坠落的可能,山水既是一个消融主体性的场所,也是一个社群退隐的闭环。谁拥有诉说、进入山水的权力?存在着未经选择的山水吗?如果山水不能为所有人分享,那么它的孤绝境界始终存在着被打破的危险。 法国哲学家擅长的对于自体语言系统的解构很有意思,但始终觉得后面几章的论证没有离开第一章的基调,在循环论证中稍有拓展?另外用中国语言系统的“一元二极”概念是否能解释所有的“之间”问题,存有疑虑。 通过风景找回默契,风景要通过上游未思处找回,而那里山水风景气势总还是有点根基不稳。 更像是写给欧洲对审美传统的反思,作者非常理性地分析欧洲风景(paysage)的失落到被环境(environment)替代的过程,竟然还批判了浪漫主义(是将自然作为情感对象而非“代山川而立言”的境界),对比中国山水观时也用了足具说服力的例证,但是这种理性正是欧洲科学本体论不断与真正的风景失之交臂的原因。不得不说,中国的山水观不仅早熟,而且具有高度和谐的形而上美学空间,但作者最后一针见血地提到“这种山... 更像是写给欧洲对审美传统的反思,作者非常理性地分析欧洲风景(paysage)的失落到被环境(environment)替代的过程,竟然还批判了浪漫主义(是将自然作为情感对象而非“代山川而立言”的境界),对比中国山水观时也用了足具说服力的例证,但是这种理性正是欧洲科学本体论不断与真正的风景失之交臂的原因。不得不说,中国的山水观不仅早熟,而且具有高度和谐的形而上美学空间,但作者最后一针见血地提到“这种山水意识需要付出其他的代价”,事实上,这个代价直到今天仍然还在继续。这本书如果熟习法语的话可能会更好读,因为更多的是对于中西语言结构差异的分析,思想层面的话我觉得宗白华的阐释也很好。 P54 必须距离加深了深度,必须“不可及的”或“之外”持续着,才会有风景。 在它的“里面”,在某个“自己”的底蕴,让人发现人们设想到的“内在性深度”, P60 它分类但不进行实体化,它既标示方向也承担区别。中国思维过去以专栏和位阶来进行的,而不以存有和身份识别进行的。 P62 “(风)-景”指的是视觉的,“(性)-情”指的是感性的。 风景是“视觉-感性”。 2018-10-15 16:00 2人喜欢 P54必须距离加深了深度,必须“不可及的”或“之外”持续着,才会有风景。在它的“里面”,在某个“自己”的底蕴,让人发现人们设想到的“内在性深度”,P60它分类但不进行实体化,它既标示方向也承担区别。中国思维过去以专栏和位阶来进行的,而不以存有和身份识别进行的。P62“(风)-景”指的是视觉的,“(性)-情”指的是感性的。风景是“视觉-感性”。 P106 远把各种特征从它们被圈定的特性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们变得不可指定,以成为某种模糊的具有超越性的因素,无可名之,让人可以憧憬。 P107 当于其独特性之内拓展或敞开或揭露那形成“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风景。 风景则是,当该个别的超越而成“独特的”,并同时自我提升为某种自然的及每一种自然物的“普世性”,因而变成“实际上起了作用的”。 风景的“独特性”正是那使其个体化而“存在的性质”起而涌现。 P109 中国乐意建... 2018-10-16 13:59 1人喜欢 P106远把各种特征从它们被圈定的特性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们变得不可指定,以成为某种模糊的具有超越性的因素,无可名之,让人可以憧憬。P107当于其独特性之内拓展或敞开或揭露那形成“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风景。风景则是,当该个别的超越而成“独特的”,并同时自我提升为某种自然的及每一种自然物的“普世性”,因而变成“实际上起了作用的”。风景的“独特性”正是那使其个体化而“存在的性质”起而涌现。P109中国乐意建立对立项的系统并形成类别,在表述当中由那些系统出发去凸显独特性。 随后,我将进一步地在风景里思考如何拆解主体的自足性,这个主体自足性曾经主宰了西方思想,它正好在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当中受到肯定,但是它今天需要被重新思考,这样我们才能不困在我们的成见之中。与此同时,开发另一种进入道德的条件也会被更新。那不再是规定的道德(命令和义务,我们已经受够了),而是具有以经验为基础的资格,或者说得更广大,那是来自对存在的提升,让人在人的资源里探勘“人之为人”(sonder l'humain dans... 2018-11-03 16:19 随后,我将进一步地在风景里思考如何拆解主体的自足性,这个主体自足性曾经主宰了西方思想,它正好在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当中受到肯定,但是它今天需要被重新思考,这样我们才能不困在我们的成见之中。与此同时,开发另一种进入道德的条件也会被更新。那不再是规定的道德(命令和义务,我们已经受够了),而是具有以经验为基础的资格,或者说得更广大,那是来自对存在的提升,让人在人的资源里探勘“人之为人”(sonder l'humain dans sa ressource)。 P133 默契乃是留在阴影里的知识,仍然属于某个环境, 默契留在每一种展现—诠释的内部,默契不会从某个“风景”被抽象化。 确定我能在“知识”上进展,也能回到我自给自足的“默契”里。 P134 当我们与世界建立(重新建立)的某种关系让我们回溯到那由认知的理性所建立的事物的上游的时候,就有风景,并且该“地”突然变成某种“联系”。 P135 当我们不仅仅看到看得见的事物而将它们东拼西凑地组合起来,我们还看到世界通过它显... 2018-10-17 11:54 P133默契乃是留在阴影里的知识,仍然属于某个环境,默契留在每一种展现—诠释的内部,默契不会从某个“风景”被抽象化。确定我能在“知识”上进展,也能回到我自给自足的“默契”里。P134当我们与世界建立(重新建立)的某种关系让我们回溯到那由认知的理性所建立的事物的上游的时候,就有风景,并且该“地”突然变成某种“联系”。P135当我们不仅仅看到看得见的事物而将它们东拼西凑地组合起来,我们还看到世界通过它显示世界为何如此,或者如何有世界,这个时候就有风景。P142视觉与听觉相联且作出平等的感官性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从此而出的无主导者之无穷开展。P152当我懂得在风景里找到亭的时候,就处处有风景。 P54 必须距离加深了深度,必须“不可及的”或“之外”持续着,才会有风景。 在它的“里面”,在某个“自己”的底蕴,让人发现人们设想到的“内在性深度”, P60 它分类但不进行实体化,它既标示方向也承担区别。中国思维过去以专栏和位阶来进行的,而不以存有和身份识别进行的。 P62 “(风)-景”指的是视觉的,“(性)-情”指的是感性的。 风景是“视觉-感性”。 2018-10-15 16:00 2人喜欢 P54必须距离加深了深度,必须“不可及的”或“之外”持续着,才会有风景。在它的“里面”,在某个“自己”的底蕴,让人发现人们设想到的“内在性深度”,P60它分类但不进行实体化,它既标示方向也承担区别。中国思维过去以专栏和位阶来进行的,而不以存有和身份识别进行的。P62“(风)-景”指的是视觉的,“(性)-情”指的是感性的。风景是“视觉-感性”。 P91 风景回应了“活化”要求,而不是“秩序”要求。假如我们于其中看到体形和模式,理型的制模,并将风景看做花园的话,那风景就消失了,因其势消逝了。 使大地提升为风景的因素就在风景里面,或说通过它、在它的“之间”,风景里所联结而“活动”的两极之间的游戏,就突然变得更明显,也更多样。 与风景关联的,比较不是“视觉”,而是“生活”。 P95 紧凑化即造势或使气势上升,让视线由近至远一层一层地展开。 P96 (环境)... 2018-10-16 10:22 P91风景回应了“活化”要求,而不是“秩序”要求。假如我们于其中看到体形和模式,理型的制模,并将风景看做花园的话,那风景就消失了,因其势消逝了。使大地提升为风景的因素就在风景里面,或说通过它、在它的“之间”,风景里所联结而“活动”的两极之间的游戏,就突然变得更明显,也更多样。与风景关联的,比较不是“视觉”,而是“生活”。P95紧凑化即造势或使气势上升,让视线由近至远一层一层地展开。P96(环境)这个词不仅把人安置成风景的居民而不只是风景的“观者”,还说出扩散的影响,就是“处境”的影响,那是对有意识的主体也对每一个活物的影响,因为他们“正活着”。P98既然它们互不起作用,它们也不能激发某个“主体”,即使该主体想要“专注观看”它们。P104“一方”没有足够的凝聚力而可让“另一方”涌现出来。张力散开碎掉了,两极被分割了,风景的效应消散了,它的兴发消失了。 P106 远把各种特征从它们被圈定的特性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们变得不可指定,以成为某种模糊的具有超越性的因素,无可名之,让人可以憧憬。 P107 当于其独特性之内拓展或敞开或揭露那形成“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风景。 风景则是,当该个别的超越而成“独特的”,并同时自我提升为某种自然的及每一种自然物的“普世性”,因而变成“实际上起了作用的”。 风景的“独特性”正是那使其个体化而“存在的性质”起而涌现。 P109 中国乐意建... 2018-10-16 13:59 1人喜欢 P106远把各种特征从它们被圈定的特性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们变得不可指定,以成为某种模糊的具有超越性的因素,无可名之,让人可以憧憬。P107当于其独特性之内拓展或敞开或揭露那形成“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风景。风景则是,当该个别的超越而成“独特的”,并同时自我提升为某种自然的及每一种自然物的“普世性”,因而变成“实际上起了作用的”。风景的“独特性”正是那使其个体化而“存在的性质”起而涌现。P109中国乐意建立对立项的系统并形成类别,在表述当中由那些系统出发去凸显独特性。 P133 默契乃是留在阴影里的知识,仍然属于某个环境, 默契留在每一种展现—诠释的内部,默契不会从某个“风景”被抽象化。 确定我能在“知识”上进展,也能回到我自给自足的“默契”里。 P134 当我们与世界建立(重新建立)的某种关系让我们回溯到那由认知的理性所建立的事物的上游的时候,就有风景,并且该“地”突然变成某种“联系”。 P135 当我们不仅仅看到看得见的事物而将它们东拼西凑地组合起来,我们还看到世界通过它显... 2018-10-17 11:54 P133默契乃是留在阴影里的知识,仍然属于某个环境,默契留在每一种展现—诠释的内部,默契不会从某个“风景”被抽象化。确定我能在“知识”上进展,也能回到我自给自足的“默契”里。P134当我们与世界建立(重新建立)的某种关系让我们回溯到那由认知的理性所建立的事物的上游的时候,就有风景,并且该“地”突然变成某种“联系”。P135当我们不仅仅看到看得见的事物而将它们东拼西凑地组合起来,我们还看到世界通过它显示世界为何如此,或者如何有世界,这个时候就有风景。P142视觉与听觉相联且作出平等的感官性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从此而出的无主导者之无穷开展。P152当我懂得在风景里找到亭的时候,就处处有风景。 随后,我将进一步地在风景里思考如何拆解主体的自足性,这个主体自足性曾经主宰了西方思想,它正好在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当中受到肯定,但是它今天需要被重新思考,这样我们才能不困在我们的成见之中。与此同时,开发另一种进入道德的条件也会被更新。那不再是规定的道德(命令和义务,我们已经受够了),而是具有以经验为基础的资格,或者说得更广大,那是来自对存在的提升,让人在人的资源里探勘“人之为人”(sonder l'humain dans... 2018-11-03 16:19 随后,我将进一步地在风景里思考如何拆解主体的自足性,这个主体自足性曾经主宰了西方思想,它正好在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当中受到肯定,但是它今天需要被重新思考,这样我们才能不困在我们的成见之中。与此同时,开发另一种进入道德的条件也会被更新。那不再是规定的道德(命令和义务,我们已经受够了),而是具有以经验为基础的资格,或者说得更广大,那是来自对存在的提升,让人在人的资源里探勘“人之为人”(sonder l'humain dans sa ressource)。 P133 默契乃是留在阴影里的知识,仍然属于某个环境, 默契留在每一种展现—诠释的内部,默契不会从某个“风景”被抽象化。 确定我能在“知识”上进展,也能回到我自给自足的“默契”里。 P134 当我们与世界建立(重新建立)的某种关系让我们回溯到那由认知的理性所建立的事物的上游的时候,就有风景,并且该“地”突然变成某种“联系”。 P135 当我们不仅仅看到看得见的事物而将它们东拼西凑地组合起来,我们还看到世界通过它显... 2018-10-17 11:54 P133默契乃是留在阴影里的知识,仍然属于某个环境,默契留在每一种展现—诠释的内部,默契不会从某个“风景”被抽象化。确定我能在“知识”上进展,也能回到我自给自足的“默契”里。P134当我们与世界建立(重新建立)的某种关系让我们回溯到那由认知的理性所建立的事物的上游的时候,就有风景,并且该“地”突然变成某种“联系”。P135当我们不仅仅看到看得见的事物而将它们东拼西凑地组合起来,我们还看到世界通过它显示世界为何如此,或者如何有世界,这个时候就有风景。P142视觉与听觉相联且作出平等的感官性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从此而出的无主导者之无穷开展。P152当我懂得在风景里找到亭的时候,就处处有风景。 P106 远把各种特征从它们被圈定的特性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们变得不可指定,以成为某种模糊的具有超越性的因素,无可名之,让人可以憧憬。 P107 当于其独特性之内拓展或敞开或揭露那形成“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风景。 风景则是,当该个别的超越而成“独特的”,并同时自我提升为某种自然的及每一种自然物的“普世性”,因而变成“实际上起了作用的”。 风景的“独特性”正是那使其个体化而“存在的性质”起而涌现。 P109 中国乐意建... 2018-10-16 13:59 1人喜欢 P106远把各种特征从它们被圈定的特性里解放出来而使它们变得不可指定,以成为某种模糊的具有超越性的因素,无可名之,让人可以憧憬。P107当于其独特性之内拓展或敞开或揭露那形成“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风景。风景则是,当该个别的超越而成“独特的”,并同时自我提升为某种自然的及每一种自然物的“普世性”,因而变成“实际上起了作用的”。风景的“独特性”正是那使其个体化而“存在的性质”起而涌现。P109中国乐意建立对立项的系统并形成类别,在表述当中由那些系统出发去凸显独特性。 P91 风景回应了“活化”要求,而不是“秩序”要求。假如我们于其中看到体形和模式,理型的制模,并将风景看做花园的话,那风景就消失了,因其势消逝了。 使大地提升为风景的因素就在风景里面,或说通过它、在它的“之间”,风景里所联结而“活动”的两极之间的游戏,就突然变得更明显,也更多样。 与风景关联的,比较不是“视觉”,而是“生活”。 P95 紧凑化即造势或使气势上升,让视线由近至远一层一层地展开。 P96 (环境)... 2018-10-16 10:22 P91风景回应了“活化”要求,而不是“秩序”要求。假如我们于其中看到体形和模式,理型的制模,并将风景看做花园的话,那风景就消失了,因其势消逝了。使大地提升为风景的因素就在风景里面,或说通过它、在它的“之间”,风景里所联结而“活动”的两极之间的游戏,就突然变得更明显,也更多样。与风景关联的,比较不是“视觉”,而是“生活”。P95紧凑化即造势或使气势上升,让视线由近至远一层一层地展开。P96(环境)这个词不仅把人安置成风景的居民而不只是风景的“观者”,还说出扩散的影响,就是“处境”的影响,那是对有意识的主体也对每一个活物的影响,因为他们“正活着”。P98既然它们互不起作用,它们也不能激发某个“主体”,即使该主体想要“专注观看”它们。P104“一方”没有足够的凝聚力而可让“另一方”涌现出来。张力散开碎掉了,两极被分割了,风景的效应消散了,它的兴发消失了。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