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现象学 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 [爱尔兰] 德尔默·莫兰 2017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现象学
副标题: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 作者:[爱尔兰] 德尔默·莫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2575 出版时间:2017 页数:626 定价:138.00 内容简介: 本书为莫兰的代表作。莫兰根据几十年来的出版资料,对现象学运动中的五位德语代表哲学家(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和四位法语代表哲学家(莱维纳、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丰富学术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清晰论述。本书出版后次年即荣获巴拉德现象学杰出著作奖,并成为西方各大学有关现象学研习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除哲学家本人的思想背景和主要理论的论述之外,不仅对各相关理论提出批评性解读,而且附有关于哲学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细节描述,也因此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 德尔默·莫兰(Dermot Moran),国际著名哲学史家、现象学研究专家。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哲学系形而上学与逻辑学教授。前哲学系主任,于2003年入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并担任2013年雅典第23届国际哲学大会“学术规划委员会”主席。莫兰精通欧陆哲学、分析哲学、哲学史等,而专长于现象学和中世纪哲学。主要任教于爱尔兰,但前后在英、美、德、法等各国众多学校担任客座或访问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莫兰于201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主持过现象学暑期研究班。 主要著作包括:《现象学导论》(Routledge,2000),《现象学奠基者胡塞尔》(Polity,2005),以及《路特雷奇二十世纪哲学指南》(Routledge,2008)。 对雅斯贝尔斯《世界观心理学》的评论(1921年左右)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1922)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思想的批评性挪用 用具存在性和客体存在性 表达 海德格尔将现象学和解释学混合 问题的解释学结构 解释学循环 此在的性质 真实性和非真实性 焦虑和趋死存在 情绪和心态 共在 先验的无家园性 海德格尔的影响 8汉斯—乔治·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导言:伽达默尔哲学概观 古典的遗产 理解的传统 哲学作为对话 伽达默尔(1900—):生平和著述 伽达默尔论希腊学和日耳曼学 语言的重要性 解释学传统 狄尔泰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 《真理与方法》(1960) 语言和世界 伽达默尔的影响 9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现象学 导言:作为哲学家的汉娜·阿伦特 阿伦特(1906—1975):生平和著述 《人的处境》 阿伦特的贡献 10伊曼纽尔·莱维纳:异他现象学 导言: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 莱维纳(1906—1995):生平和著述 莱维纳和现象学 哲学的作用 莱维纳哲学的宗教方面 早期著作 维护主体性 面对面 莱维纳的影响 11让—保罗·萨特:激情描述 导言:有倾向的知识分子 萨特哲学概述 萨特(1905—1980):生平和著述 战后政治 《自我的超越》(1936) 《想象物》(1940):想象现象学 《存在与虚无》(1943):现象学的本体论 萨特的影响 12摩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导言:身体哲学 梅洛—庞蒂(1908—1961):生平和著述 根源现象学 梅洛—庞蒂的思想背景 《行为结构》中对还原论的批评 《知觉现象学》(1945) 知觉中的感觉作用 自身躯体 身体作为表达 梅洛庞蒂的后期哲学 偶然性的形上学 梅洛—庞蒂对当代哲学的影响 13雅克·德里达:从现象学到解构学 导言:既非哲学也非文学 德里达(1930—):生平和著述 解构和道德 解构和哲学的终结 对胡塞尔的《几何学起源》的批评 逻各斯中心论 解构:“不止一种语言” 世界作为文本:“文本之外一无所有” 德里达介入胡塞尔现象学 德里达受益于海德格尔 结构主义的影响: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 “分延”的性质 分延历史概述 区分和踪迹 德里达和宗教 德里达对20世纪哲学的贡献 参考文献 索引 外中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校后记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10个道德悖论》,《自身关系》,《西方思想的起源》,《重读马克思》,《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 等。 中文竟然译出了。两年前躲在硕博课的角落里费力啃着每个单词,大半年才粗略了解整条现象学线索,五百页的体量顺便克服了对英语著作的恐惧。后来读过很多书,始觉此书秉着胡塞尔的立场品评各家,虽有苛刻之嫌,但却有溯本归源的生命力。译本如何,不知。 海德格尔该黑就黑,批判接受其思想才是为学之道。至于其为人行为,做得就不要怕别人评说。西方哲学本不重品行,切莫数典忘祖。 一半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一半现象学在伽达默尔与阿伦特还有四位法国messieurs那里的谱系学,其中比较有中文译介价值的应该是布伦塔诺、《逻辑研究》和莱维纳吧,中文语境下的现象学还比较缺乏这三个相关方面的知识。哎呀,快点抽个时间精读一下《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原著呀~ 中文竟然译出了。两年前躲在硕博课的角落里费力啃着每个单词,大半年才粗略了解整条现象学线索,五百页的体量顺便克服了对英语著作的恐惧。后来读过很多书,始觉此书秉着胡塞尔的立场品评各家,虽有苛刻之嫌,但却有溯本归源的生命力。译本如何,不知。 海德格尔该黑就黑,批判接受其思想才是为学之道。至于其为人行为,做得就不要怕别人评说。西方哲学本不重品行,切莫数典忘祖。 只看了序言,我想序言应该比书本身要有趣很多。 李幼蒸各种春秋笔法,不仅表达了对国内学界“以译代研”的现象(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他在说谁),而且表达了对玄而又玄的语言游戏和诗学格言的不满,认为我们不能再容忍某些国际名人(在相应国人的簇拥下)忽悠我们中国青年一代... 第1页,导论,第二自然段引用第一版《逻辑研究》第二卷文句译文 中文译文:“思维体验和认知体验的纯粹现象学”。 英文原文: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inking and knowing” 中文译文比英文原文乱入了“纯粹”二字,实际英文原文并无任何“pure”的字句。...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