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日常生活批判 全三卷 [法] 亨利·列斐伏尔 2018
价 格:¥ 1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日常生活批判
副标题:全三卷 作者:[法] 亨利·列斐伏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8911 出版时间:2018 页数:708 定价:169.00 内容简介: 列斐伏尔结合超现实主义、法国的黑格尔主义、尼采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推进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批判。所谓异化,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交换价值超越、脱离使用价值的社会,一个为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日常生活而生产的社会,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意义消失的异化现象。前工业社会中人对自然、暴力统治的直接恐惧不见了,人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符号化、抽象化、功能化时代。列斐伏尔把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作为其分析的出发点和指引,这一日常生活经验为商品侵入,被非本真遮蔽,但它呈现为抵抗和更新社会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具有可能性,可能性这一列斐伏尔常用的词语蕴含了变革的需求,他始终坚持,今天的社会解放一定是总体性的,是日常生活的节日化、艺术化与瞬间化。 列斐伏尔是现代法国思想大师,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1901年,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出版著作六十余部、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是西方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同时也是区域社会学尤其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也是超现实主义的批评者、马克思主义永不疲倦的支持者、文化研究的先驱、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著作有《辩证唯物主义》《日常生活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当前问题》《元哲学》《空间的政治》等。 二 过去10年发生了什么变化?/5 三 查理·卓别林、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其他一些人/8 四 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和闲暇/26 · · · · · · 二 过去10年发生了什么变化?/5 三 查理·卓别林、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其他一些人/8 四 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和闲暇/26 五 “现代世界”概述/39 六 再提异化理论/47 七 异化劳动/54 八 哲学和日常生活批判/78 九 计划和未来项目/91 第一章 温故知新/93 第二章 对日常生活的认识/120 第三章 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127 第四章 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162 第五章 一个周日在法国乡村写下的笔记/186 第六章 可能性/210 第二卷 第一章 清源正本/235 第二章 形式化方法/323 一 公理和公理化/323 二 假说的作用331 三 转换和转换原理/337 四 层次观/338 五 连续和不连续/344 六 微观和宏观/355 七 指标、标准、变量/359 八 维数/364 九 结构观/371 第三章 特殊范畴/391 一 整体观/391 二 现实观/402 三 异化观/413 四 生活的和生活中存在的/421 五 自发的/423 六 模糊观/424 七 质疑和怀疑/430 八 社会空间和社会时间/434 九 实践/435 十 逻各斯、逻辑、辨证的/445 十一 逻辑和性格学/461 十二 总场/468 第四章 语义场理论/472 一 语义场/472 二 信号/473 三 符号/475 四 象征/479 五 形象/481 六 若干混淆/483 七 语义场的性质/487 八 意识和语义场/488 九 语义场的规律/491 十 社会文本/497 十一 对话、讨论、交谈/502 第五章 积累和非积累过程理论/504 一 进步观批判/504 二 不平衡发展/504 三 非积累的社会/505 四 积累过程的概念/510 五 积累过程概念的普遍化/513 六 非积累过程/519 七 教育学的和文化主义者的错觉/523 第六章 契机理论/526 一 循环类型/526 二 契机与语言/526 三 契机星图/530 四 契机的定义/533 五 契机分析/535 六 契机和日常生活/540 第三卷 引 言/543 第一章 连续性/580 一 现代性终结了吗?/580 二 常量/585 三 商品的世界/586 四 认同/591 五 日常话语/594 六 论粗俗/603 七 论种种弊端/606 八 保守的模式/608 第二章 不连续性/617 一 变化一览/617 二 恢复/627 三 差异/632 四 国家和日常生活/642 五 空间和时间/647 六 信息技术和日常生活/653 结论 成果与展望/668 一 中产阶级/668 二 抽象—具体和理想—现实/672 结语/680 译后记/681 · · · · · · 花了120元买了一套书。全书行文喋喋不休、逻里啰嗦。第一款,一个序言占了近一百页,没有勾勒任何重点,没有对“异化”“日常生活”这样的核心范畴作出必要的解释。 法国人搞学术要像德国人学习,要学会开门见山、一针见血! 从第一卷到第三卷,从乐观实践主义到绝望。第二卷主要是方法论和理论构建。第三卷走向了停留在否定中,走向了危机-批判-机会的三元论,其实就是停留在绝望里了。绝望里是生不出希望的。从46-81,能走的路一条接一条被堵上了,革命被整合了。感觉基线可以延伸出鲍德里亚福柯马尔库塞罗兰巴特等等。作为一个纽结。找到出路是不可能的。 人本地注目于日常生活及其“可能性”之间的鸿沟,面向行动的改变的求真,空间和时间以社会文本学的样态萎缩成被打包的盒子与用以抵抗死亡的媚俗怀旧。三卷时有用以修正自相矛盾之处的絮语,也有太多地方都是以破为立,但是真正立起了吗?我丝毫不怀疑日常生活批判视野宏大与理论进路的自洽,但恐怕作者拆解之后的缄默无语在一定意义上的确代表了一种悲剧的存在样态,而沿着他开辟的迷雾丛径又有鲍德里亚,有一系列空间转向后的批判... 人本地注目于日常生活及其“可能性”之间的鸿沟,面向行动的改变的求真,空间和时间以社会文本学的样态萎缩成被打包的盒子与用以抵抗死亡的媚俗怀旧。三卷时有用以修正自相矛盾之处的絮语,也有太多地方都是以破为立,但是真正立起了吗?我丝毫不怀疑日常生活批判视野宏大与理论进路的自洽,但恐怕作者拆解之后的缄默无语在一定意义上的确代表了一种悲剧的存在样态,而沿着他开辟的迷雾丛径又有鲍德里亚,有一系列空间转向后的批判。译得如何我本是不能评判的——实在更应该至少从卢卡奇一路读下来、更熟悉关键概念后再进入列斐伏尔的;但译后记写得实在深入浅出而简明扼要,勾出一个虚实之间的轮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de: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Ökonomie;fr:Critique de l économie politique)你给我翻成《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一通“博弈”后,在Homo Ludens之后改译“游戏”。脚注竟然引法语著作的英译版。...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de: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Ökonomie;fr:Critique de l économie politique)你给我翻成《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一通“博弈”后,在Homo Ludens之后改译“游戏”。脚注竟然引法语著作的英译版。译后记说城市文选等三部曲,有两部分明是英译者选编的。所以,大剌剌©️标得法语本,至少一部分是英文转译,译得还不好,出版社对不起四五年的等待啊! 相比列斐伏尔,我还是喜欢布迪厄那种风格的法国学者。 列斐伏尔的三卷本,可以参照网络社会研究所黄声权老师的一系列文章来看。 人本地注目于日常生活及其“可能性”之间的鸿沟,面向行动的改变的求真,空间和时间以社会文本学的样态萎缩成被打包的盒子与用以抵抗死亡的媚俗怀旧。三卷时有用以修正自相矛盾之处的絮语,也有太多地方都是以破为立,但是真正立起了吗?我丝毫不怀疑日常生活批判视野宏大与理论进路的自洽,但恐怕作者拆解之后的缄默无语在一定意义上的确代表了一种悲剧的存在样态,而沿着他开辟的迷雾丛径又有鲍德里亚,有一系列空间转向后的批判... 人本地注目于日常生活及其“可能性”之间的鸿沟,面向行动的改变的求真,空间和时间以社会文本学的样态萎缩成被打包的盒子与用以抵抗死亡的媚俗怀旧。三卷时有用以修正自相矛盾之处的絮语,也有太多地方都是以破为立,但是真正立起了吗?我丝毫不怀疑日常生活批判视野宏大与理论进路的自洽,但恐怕作者拆解之后的缄默无语在一定意义上的确代表了一种悲剧的存在样态,而沿着他开辟的迷雾丛径又有鲍德里亚,有一系列空间转向后的批判。译得如何我本是不能评判的——实在更应该至少从卢卡奇一路读下来、更熟悉关键概念后再进入列斐伏尔的;但译后记写得实在深入浅出而简明扼要,勾出一个虚实之间的轮廓。 一个偷闲的周日,终于可以安心翻阅一套三卷本的大书了。西西和张姐去蠡园游玩,隆隆因为不好好吃饭,被罚在家写作业,其实他更多时间是陪看管他的我一起听平克·弗洛依德。 列斐伏尔写到:卓别林喜剧魅力的秘密不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身体与其他东西的关系:一种与物质世界和社... 1.(页2行5)“异化理论”不准确,据英译作“异化概念”。 2.(页2行8)据英译,“即具体的社会学”应为“具体说即社会学方面”。 3.(页2行12)“一门专门学科”不准确,据英译作“一门专门科学”。 4.(页2行23)据英译,“提出的理论类问题”应删去。 5.(页2行25)这里漏译... 一所房子的业主在那里住了一辈子,尤其是,他通过汗水得到了这份财产。他得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住的与“别人”一样,“别人”不能指责他或把他赶走。他住在恒定、重复、等量之中。财产的持久性象征而且实现了自我的连续性。这个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要好,可以避免因为明天不知道住哪儿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一般细节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世俗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活力。个人物品形成了个人或家庭周围的... 2019-04-04 15:02 一所房子的业主在那里住了一辈子,尤其是,他通过汗水得到了这份财产。他得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住的与“别人”一样,“别人”不能指责他或把他赶走。他住在恒定、重复、等量之中。财产的持久性象征而且实现了自我的连续性。这个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要好,可以避免因为明天不知道住哪儿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一般细节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世俗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活力。个人物品形成了个人或家庭周围的环境。为了与那些物品依偎在一起,为了富有人情味地对待它们,现在,与过去一样,就是垒一个窝,形成一个保护层,把内部环境保护起来,避免敌对世界的攻击。这个营造起来的环境形成了这个“人”——它们身份的一个整体和组织起来的部分。{这里的想法非常“海德格尔”,仿佛是诗意栖居的经验化世俗化日常化特征}吉迪恩(Henri Lefebvre)在《机械占有统治地位》中研究了我们熟悉的物品的技术化和机器化。这种机器化远不是推行一种社会关系的新形势,这种机器化强化了对日常生活的认同,涉及了技术中的个人存在问题:机器化把日常生活封闭起来,而不是打开日常生活,例如,沐浴的机器化……把公共澡堂、会面场所和社会生活场所转变成浴室……对比而言,古代把私人浴室变成配有宏伟华丽设施的公共澡堂。公共的从属于政治权力和国家,能够到家里找到“私人的”个人,把他从他的壳里拉出来。这难道不是伴随着电视机和微处理器之类的物品发生的情况吗?{对手机和移动信息化的神预测。。}家用设备强化了重复乏味的日常生活方面和线性过程“家庭”设备没有解放妇女;“家庭”设备通过减缓日复一日的生活的乏味程度,有可能解放思想,从而产生特殊的需要:离婚、避孕、堕胎和自由选择怀孕。新事物在日常生活里得到展现。当生死大权还留在上帝、天地创造者的手中时,这些精神是大逆不道的。 甚至在紧迫需要变革,让国民生活现代化的情况下,保持身份同样在抵制变革…… 以操纵为能事的意识形态是否遮掩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呢?可以这样描述法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迟缓的落后体制(选举机构和规则,僵死的制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令人惊讶。 20世纪以来,主要参照系已经消失了,但解放了原先受他们约束的要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上,默认的或明示的参照系实际上都继续存在……例如,提供公共服务... 2019-04-04 14:18 甚至在紧迫需要变革,让国民生活现代化的情况下,保持身份同样在抵制变革……以操纵为能事的意识形态是否遮掩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呢?可以这样描述法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迟缓的落后体制(选举机构和规则,僵死的制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令人惊讶。20世纪以来,主要参照系已经消失了,但解放了原先受他们约束的要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上,默认的或明示的参照系实际上都继续存在……例如,提供公共服务的家庭传承了下来。{社会的相互帮助是客观基础,而私密的家庭则提供了情感联系}约束与家庭本身是一致的,成为人们对家庭一般认同的一部分。宗教同样如此,宗教是人们焦虑时的一种寄托……最后,财产也一样。{这一点我个人不是很理解,尤其考虑到马克思对财富和资本积累的相关描述} 就已经发生的变化而言,这幢大厦一直都在变得更糟。证明国家控制的延伸,如警察,易如反掌,但是,现在,在批判国家,要小心翼翼!这种政治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引入似乎过时了的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之间的区别。左翼批判和有意批判的立场常常在一种危险的混淆中被搅在一起。长期以来,苛刻的批判一直认为,没有包括取消国家甚至立即取消国家要求的言论,都是右翼的和反动的言论。这个事实增加了对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立场的... 2019-01-10 16:33 就已经发生的变化而言,这幢大厦一直都在变得更糟。证明国家控制的延伸,如警察,易如反掌,但是,现在,在批判国家,要小心翼翼!这种政治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引入似乎过时了的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之间的区别。左翼批判和有意批判的立场常常在一种危险的混淆中被搅在一起。长期以来,苛刻的批判一直认为,没有包括取消国家甚至立即取消国家要求的言论,都是右翼的和反动的言论。这个事实增加了对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立场的混合。另外,许多与民族统一或民主行动取得一致的政治计划声称超越了左翼和右翼的区分,这个事实让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区别曾经模糊不清。现在,这种区别正在流行起来。右翼批判究竟提出了什么?右翼批判谴责官僚制度下累赘的国家机器、笨拙的干预、实施这些干预的巨大成本、对多种“社会抛弃的”给予补贴和支撑,等等。左翼批判谴责政治家努力强化国家,通过国家无处不在的渗透、镇压、有倾向性地使用信息,打碎社会,把国家本身当作一个终极结果,而不是一个社会服务工具。左翼和右翼分别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对国家展开了批判,这种双重批判不可能动摇国家的基础。国家问题被改变成了问题的国家! P7 发现农民有电炉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农民住的房子依然破旧;他们攒钱买小物件,可是,他们没钱修缮他们的房子,甚至也承受不起在他们的农场里去实施现代化改造。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有小物件,但他们不得不放弃修缮房子或实施农场现代化改造之类的大事。十分相似,大量的工人阶级夫妇都有洗衣机、电视或汽车,但是,他们一般是牺牲掉了其它(例如,生个孩子),而得到这些小物件。工人阶级家庭内部都出现了选择... 2019-01-02 15:17 P7发现农民有电炉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农民住的房子依然破旧;他们攒钱买小物件,可是,他们没钱修缮他们的房子,甚至也承受不起在他们的农场里去实施现代化改造。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有小物件,但他们不得不放弃修缮房子或实施农场现代化改造之类的大事。十分相似,大量的工人阶级夫妇都有洗衣机、电视或汽车,但是,他们一般是牺牲掉了其它(例如,生个孩子),而得到这些小物件。工人阶级家庭内部都出现了选择买什么的问题,或与分期付款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改变了日常生活。P13我们与我们自己的家庭、我们的邻居、我们自己阶层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熟悉他们。这种有关熟悉的固定印象让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们,我们知道他们的外形,……我们确定他们(这是彼特,那是保罗),我们判断他们。我们可以辨认出他们或把他们排除出我们的世界。但是,熟悉不一定是已知。正如黑格尔在一句话中所说的那样:“熟知并非真知。”……熟悉的,所熟悉的,遮蔽了人的双眼,“熟悉”给了那些人一个我们可以认识他们的面具,使他们的本来面目不易被识破。……然而,熟悉(我熟悉其他人,其他人熟悉我)并非意味着是一个错觉。熟悉是真实的,熟悉是部分现实。面具附着在我们的脸上,附着在我们的皮肤上;血与肉已经变成了面具。……一个角色并不只是一个角色。一个角色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这个角色的内在部分。在一个意义上是装扮的东西,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则是本质的、最珍贵的、人的。P14……熟悉依赖于明显的身份,依赖于对身份的信任:依赖一种实际上的轻信。反讽开始打破这个信任。在我们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之间,没有必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反讽让我们开始欣赏他们和他们自己的距离、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反讽是必要的,反讽是一种有力的美学和伦理的武器。P17……选择意味着做判断。……在所有生活的波澜中,做判断是唯一坚实的基础、唯一不变的要求,所有生活的一个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概莫能外:稳定表面和稳定外观下的紊流,需要做出判断和决定。然而,没有什么比做判断更困难和更危险的。……对于百姓来讲,生活中要求的不计其数的小判断都意味着一种风险和一次下注。……良知告诉我们要警惕下判断,不赞成仓促定罪,谴责偏见。因此,我们发现判断全球社会比判断人要容易一些。……谴责社会比谴责人也同样容易得多。P37闲暇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生活。我们不能没有日常生活。奇迹也只能继续在虚构和人们共享的错觉中存在,……然而,我们真的很想信手就可以得到一种摆脱劳作的错觉。错觉并非完全都是错觉,不过是构造了这样一种“世界”,它的表象和实际(表现和显现出来的现实)都很不同于我们所生活的那个开放的平常世界。所以,我们工作,用工作挣来我们的闲暇,闲暇仅有一个意义:离开工作。如此恶性循环。……人们自身就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自发批判。只要他们不是日常生活的,他们就是这种批判的,然而,他们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是异化的。这样,人们可以用现实的内容对应于现实的需要,但是,依然维持有错觉的形式和虚假的表象。……总而言之,工作、闲暇、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称这个整体为“完整的结构”或在这个条件下的整体性,“这个条件”旨在强调整体性具有历史的、变化的、暂时的特征。P87人们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通过意识形态的论题和伦理价值,看待自己和过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他们不适当地认识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根本态度;他们没有很好地表达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根本态度;除开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需要和愿望之外,在有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问题上,他们欺骗了他们自己。然而,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生活,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生活意识。 P7 发现农民有电炉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农民住的房子依然破旧;他们攒钱买小物件,可是,他们没钱修缮他们的房子,甚至也承受不起在他们的农场里去实施现代化改造。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有小物件,但他们不得不放弃修缮房子或实施农场现代化改造之类的大事。十分相似,大量的工人阶级夫妇都有洗衣机、电视或汽车,但是,他们一般是牺牲掉了其它(例如,生个孩子),而得到这些小物件。工人阶级家庭内部都出现了选择... 2019-01-02 15:17 P7发现农民有电炉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农民住的房子依然破旧;他们攒钱买小物件,可是,他们没钱修缮他们的房子,甚至也承受不起在他们的农场里去实施现代化改造。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有小物件,但他们不得不放弃修缮房子或实施农场现代化改造之类的大事。十分相似,大量的工人阶级夫妇都有洗衣机、电视或汽车,但是,他们一般是牺牲掉了其它(例如,生个孩子),而得到这些小物件。工人阶级家庭内部都出现了选择买什么的问题,或与分期付款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改变了日常生活。P13我们与我们自己的家庭、我们的邻居、我们自己阶层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熟悉他们。这种有关熟悉的固定印象让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们,我们知道他们的外形,……我们确定他们(这是彼特,那是保罗),我们判断他们。我们可以辨认出他们或把他们排除出我们的世界。但是,熟悉不一定是已知。正如黑格尔在一句话中所说的那样:“熟知并非真知。”……熟悉的,所熟悉的,遮蔽了人的双眼,“熟悉”给了那些人一个我们可以认识他们的面具,使他们的本来面目不易被识破。……然而,熟悉(我熟悉其他人,其他人熟悉我)并非意味着是一个错觉。熟悉是真实的,熟悉是部分现实。面具附着在我们的脸上,附着在我们的皮肤上;血与肉已经变成了面具。……一个角色并不只是一个角色。一个角色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这个角色的内在部分。在一个意义上是装扮的东西,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则是本质的、最珍贵的、人的。P14……熟悉依赖于明显的身份,依赖于对身份的信任:依赖一种实际上的轻信。反讽开始打破这个信任。在我们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之间,没有必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反讽让我们开始欣赏他们和他们自己的距离、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反讽是必要的,反讽是一种有力的美学和伦理的武器。P17……选择意味着做判断。……在所有生活的波澜中,做判断是唯一坚实的基础、唯一不变的要求,所有生活的一个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概莫能外:稳定表面和稳定外观下的紊流,需要做出判断和决定。然而,没有什么比做判断更困难和更危险的。……对于百姓来讲,生活中要求的不计其数的小判断都意味着一种风险和一次下注。……良知告诉我们要警惕下判断,不赞成仓促定罪,谴责偏见。因此,我们发现判断全球社会比判断人要容易一些。……谴责社会比谴责人也同样容易得多。P37闲暇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生活。我们不能没有日常生活。奇迹也只能继续在虚构和人们共享的错觉中存在,……然而,我们真的很想信手就可以得到一种摆脱劳作的错觉。错觉并非完全都是错觉,不过是构造了这样一种“世界”,它的表象和实际(表现和显现出来的现实)都很不同于我们所生活的那个开放的平常世界。所以,我们工作,用工作挣来我们的闲暇,闲暇仅有一个意义:离开工作。如此恶性循环。……人们自身就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自发批判。只要他们不是日常生活的,他们就是这种批判的,然而,他们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是异化的。这样,人们可以用现实的内容对应于现实的需要,但是,依然维持有错觉的形式和虚假的表象。……总而言之,工作、闲暇、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称这个整体为“完整的结构”或在这个条件下的整体性,“这个条件”旨在强调整体性具有历史的、变化的、暂时的特征。P87人们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通过意识形态的论题和伦理价值,看待自己和过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他们不适当地认识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根本态度;他们没有很好地表达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根本态度;除开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需要和愿望之外,在有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问题上,他们欺骗了他们自己。然而,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生活,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生活意识。 甚至在紧迫需要变革,让国民生活现代化的情况下,保持身份同样在抵制变革…… 以操纵为能事的意识形态是否遮掩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呢?可以这样描述法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迟缓的落后体制(选举机构和规则,僵死的制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令人惊讶。 20世纪以来,主要参照系已经消失了,但解放了原先受他们约束的要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上,默认的或明示的参照系实际上都继续存在……例如,提供公共服务... 2019-04-04 14:18 甚至在紧迫需要变革,让国民生活现代化的情况下,保持身份同样在抵制变革……以操纵为能事的意识形态是否遮掩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呢?可以这样描述法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迟缓的落后体制(选举机构和规则,僵死的制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令人惊讶。20世纪以来,主要参照系已经消失了,但解放了原先受他们约束的要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上,默认的或明示的参照系实际上都继续存在……例如,提供公共服务的家庭传承了下来。{社会的相互帮助是客观基础,而私密的家庭则提供了情感联系}约束与家庭本身是一致的,成为人们对家庭一般认同的一部分。宗教同样如此,宗教是人们焦虑时的一种寄托……最后,财产也一样。{这一点我个人不是很理解,尤其考虑到马克思对财富和资本积累的相关描述} 一所房子的业主在那里住了一辈子,尤其是,他通过汗水得到了这份财产。他得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住的与“别人”一样,“别人”不能指责他或把他赶走。他住在恒定、重复、等量之中。财产的持久性象征而且实现了自我的连续性。这个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要好,可以避免因为明天不知道住哪儿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一般细节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世俗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活力。个人物品形成了个人或家庭周围的... 2019-04-04 15:02 一所房子的业主在那里住了一辈子,尤其是,他通过汗水得到了这份财产。他得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住的与“别人”一样,“别人”不能指责他或把他赶走。他住在恒定、重复、等量之中。财产的持久性象征而且实现了自我的连续性。这个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要好,可以避免因为明天不知道住哪儿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一般细节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世俗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活力。个人物品形成了个人或家庭周围的环境。为了与那些物品依偎在一起,为了富有人情味地对待它们,现在,与过去一样,就是垒一个窝,形成一个保护层,把内部环境保护起来,避免敌对世界的攻击。这个营造起来的环境形成了这个“人”——它们身份的一个整体和组织起来的部分。{这里的想法非常“海德格尔”,仿佛是诗意栖居的经验化世俗化日常化特征}吉迪恩(Henri Lefebvre)在《机械占有统治地位》中研究了我们熟悉的物品的技术化和机器化。这种机器化远不是推行一种社会关系的新形势,这种机器化强化了对日常生活的认同,涉及了技术中的个人存在问题:机器化把日常生活封闭起来,而不是打开日常生活,例如,沐浴的机器化……把公共澡堂、会面场所和社会生活场所转变成浴室……对比而言,古代把私人浴室变成配有宏伟华丽设施的公共澡堂。公共的从属于政治权力和国家,能够到家里找到“私人的”个人,把他从他的壳里拉出来。这难道不是伴随着电视机和微处理器之类的物品发生的情况吗?{对手机和移动信息化的神预测。。}家用设备强化了重复乏味的日常生活方面和线性过程“家庭”设备没有解放妇女;“家庭”设备通过减缓日复一日的生活的乏味程度,有可能解放思想,从而产生特殊的需要:离婚、避孕、堕胎和自由选择怀孕。新事物在日常生活里得到展现。当生死大权还留在上帝、天地创造者的手中时,这些精神是大逆不道的。 就已经发生的变化而言,这幢大厦一直都在变得更糟。证明国家控制的延伸,如警察,易如反掌,但是,现在,在批判国家,要小心翼翼!这种政治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引入似乎过时了的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之间的区别。左翼批判和有意批判的立场常常在一种危险的混淆中被搅在一起。长期以来,苛刻的批判一直认为,没有包括取消国家甚至立即取消国家要求的言论,都是右翼的和反动的言论。这个事实增加了对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立场的... 2019-01-10 16:33 就已经发生的变化而言,这幢大厦一直都在变得更糟。证明国家控制的延伸,如警察,易如反掌,但是,现在,在批判国家,要小心翼翼!这种政治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引入似乎过时了的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之间的区别。左翼批判和有意批判的立场常常在一种危险的混淆中被搅在一起。长期以来,苛刻的批判一直认为,没有包括取消国家甚至立即取消国家要求的言论,都是右翼的和反动的言论。这个事实增加了对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立场的混合。另外,许多与民族统一或民主行动取得一致的政治计划声称超越了左翼和右翼的区分,这个事实让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区别曾经模糊不清。现在,这种区别正在流行起来。右翼批判究竟提出了什么?右翼批判谴责官僚制度下累赘的国家机器、笨拙的干预、实施这些干预的巨大成本、对多种“社会抛弃的”给予补贴和支撑,等等。左翼批判谴责政治家努力强化国家,通过国家无处不在的渗透、镇压、有倾向性地使用信息,打碎社会,把国家本身当作一个终极结果,而不是一个社会服务工具。左翼和右翼分别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对国家展开了批判,这种双重批判不可能动摇国家的基础。国家问题被改变成了问题的国家! 一所房子的业主在那里住了一辈子,尤其是,他通过汗水得到了这份财产。他得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住的与“别人”一样,“别人”不能指责他或把他赶走。他住在恒定、重复、等量之中。财产的持久性象征而且实现了自我的连续性。这个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要好,可以避免因为明天不知道住哪儿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一般细节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世俗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活力。个人物品形成了个人或家庭周围的... 2019-04-04 15:02 一所房子的业主在那里住了一辈子,尤其是,他通过汗水得到了这份财产。他得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住的与“别人”一样,“别人”不能指责他或把他赶走。他住在恒定、重复、等量之中。财产的持久性象征而且实现了自我的连续性。这个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要好,可以避免因为明天不知道住哪儿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一般细节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世俗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活力。个人物品形成了个人或家庭周围的环境。为了与那些物品依偎在一起,为了富有人情味地对待它们,现在,与过去一样,就是垒一个窝,形成一个保护层,把内部环境保护起来,避免敌对世界的攻击。这个营造起来的环境形成了这个“人”——它们身份的一个整体和组织起来的部分。{这里的想法非常“海德格尔”,仿佛是诗意栖居的经验化世俗化日常化特征}吉迪恩(Henri Lefebvre)在《机械占有统治地位》中研究了我们熟悉的物品的技术化和机器化。这种机器化远不是推行一种社会关系的新形势,这种机器化强化了对日常生活的认同,涉及了技术中的个人存在问题:机器化把日常生活封闭起来,而不是打开日常生活,例如,沐浴的机器化……把公共澡堂、会面场所和社会生活场所转变成浴室……对比而言,古代把私人浴室变成配有宏伟华丽设施的公共澡堂。公共的从属于政治权力和国家,能够到家里找到“私人的”个人,把他从他的壳里拉出来。这难道不是伴随着电视机和微处理器之类的物品发生的情况吗?{对手机和移动信息化的神预测。。}家用设备强化了重复乏味的日常生活方面和线性过程“家庭”设备没有解放妇女;“家庭”设备通过减缓日复一日的生活的乏味程度,有可能解放思想,从而产生特殊的需要:离婚、避孕、堕胎和自由选择怀孕。新事物在日常生活里得到展现。当生死大权还留在上帝、天地创造者的手中时,这些精神是大逆不道的。 甚至在紧迫需要变革,让国民生活现代化的情况下,保持身份同样在抵制变革…… 以操纵为能事的意识形态是否遮掩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呢?可以这样描述法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迟缓的落后体制(选举机构和规则,僵死的制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令人惊讶。 20世纪以来,主要参照系已经消失了,但解放了原先受他们约束的要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上,默认的或明示的参照系实际上都继续存在……例如,提供公共服务... 2019-04-04 14:18 甚至在紧迫需要变革,让国民生活现代化的情况下,保持身份同样在抵制变革……以操纵为能事的意识形态是否遮掩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呢?可以这样描述法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迟缓的落后体制(选举机构和规则,僵死的制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令人惊讶。20世纪以来,主要参照系已经消失了,但解放了原先受他们约束的要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上,默认的或明示的参照系实际上都继续存在……例如,提供公共服务的家庭传承了下来。{社会的相互帮助是客观基础,而私密的家庭则提供了情感联系}约束与家庭本身是一致的,成为人们对家庭一般认同的一部分。宗教同样如此,宗教是人们焦虑时的一种寄托……最后,财产也一样。{这一点我个人不是很理解,尤其考虑到马克思对财富和资本积累的相关描述} 就已经发生的变化而言,这幢大厦一直都在变得更糟。证明国家控制的延伸,如警察,易如反掌,但是,现在,在批判国家,要小心翼翼!这种政治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引入似乎过时了的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之间的区别。左翼批判和有意批判的立场常常在一种危险的混淆中被搅在一起。长期以来,苛刻的批判一直认为,没有包括取消国家甚至立即取消国家要求的言论,都是右翼的和反动的言论。这个事实增加了对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立场的... 2019-01-10 16:33 就已经发生的变化而言,这幢大厦一直都在变得更糟。证明国家控制的延伸,如警察,易如反掌,但是,现在,在批判国家,要小心翼翼!这种政治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引入似乎过时了的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之间的区别。左翼批判和有意批判的立场常常在一种危险的混淆中被搅在一起。长期以来,苛刻的批判一直认为,没有包括取消国家甚至立即取消国家要求的言论,都是右翼的和反动的言论。这个事实增加了对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立场的混合。另外,许多与民族统一或民主行动取得一致的政治计划声称超越了左翼和右翼的区分,这个事实让左翼批判和右翼批判的区别曾经模糊不清。现在,这种区别正在流行起来。右翼批判究竟提出了什么?右翼批判谴责官僚制度下累赘的国家机器、笨拙的干预、实施这些干预的巨大成本、对多种“社会抛弃的”给予补贴和支撑,等等。左翼批判谴责政治家努力强化国家,通过国家无处不在的渗透、镇压、有倾向性地使用信息,打碎社会,把国家本身当作一个终极结果,而不是一个社会服务工具。左翼和右翼分别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对国家展开了批判,这种双重批判不可能动摇国家的基础。国家问题被改变成了问题的国家! P7 发现农民有电炉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农民住的房子依然破旧;他们攒钱买小物件,可是,他们没钱修缮他们的房子,甚至也承受不起在他们的农场里去实施现代化改造。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有小物件,但他们不得不放弃修缮房子或实施农场现代化改造之类的大事。十分相似,大量的工人阶级夫妇都有洗衣机、电视或汽车,但是,他们一般是牺牲掉了其它(例如,生个孩子),而得到这些小物件。工人阶级家庭内部都出现了选择... 2019-01-02 15:17 P7发现农民有电炉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农民住的房子依然破旧;他们攒钱买小物件,可是,他们没钱修缮他们的房子,甚至也承受不起在他们的农场里去实施现代化改造。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有小物件,但他们不得不放弃修缮房子或实施农场现代化改造之类的大事。十分相似,大量的工人阶级夫妇都有洗衣机、电视或汽车,但是,他们一般是牺牲掉了其它(例如,生个孩子),而得到这些小物件。工人阶级家庭内部都出现了选择买什么的问题,或与分期付款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改变了日常生活。P13我们与我们自己的家庭、我们的邻居、我们自己阶层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熟悉他们。这种有关熟悉的固定印象让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们,我们知道他们的外形,……我们确定他们(这是彼特,那是保罗),我们判断他们。我们可以辨认出他们或把他们排除出我们的世界。但是,熟悉不一定是已知。正如黑格尔在一句话中所说的那样:“熟知并非真知。”……熟悉的,所熟悉的,遮蔽了人的双眼,“熟悉”给了那些人一个我们可以认识他们的面具,使他们的本来面目不易被识破。……然而,熟悉(我熟悉其他人,其他人熟悉我)并非意味着是一个错觉。熟悉是真实的,熟悉是部分现实。面具附着在我们的脸上,附着在我们的皮肤上;血与肉已经变成了面具。……一个角色并不只是一个角色。一个角色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这个角色的内在部分。在一个意义上是装扮的东西,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则是本质的、最珍贵的、人的。P14……熟悉依赖于明显的身份,依赖于对身份的信任:依赖一种实际上的轻信。反讽开始打破这个信任。在我们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之间,没有必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反讽让我们开始欣赏他们和他们自己的距离、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反讽是必要的,反讽是一种有力的美学和伦理的武器。P17……选择意味着做判断。……在所有生活的波澜中,做判断是唯一坚实的基础、唯一不变的要求,所有生活的一个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概莫能外:稳定表面和稳定外观下的紊流,需要做出判断和决定。然而,没有什么比做判断更困难和更危险的。……对于百姓来讲,生活中要求的不计其数的小判断都意味着一种风险和一次下注。……良知告诉我们要警惕下判断,不赞成仓促定罪,谴责偏见。因此,我们发现判断全球社会比判断人要容易一些。……谴责社会比谴责人也同样容易得多。P37闲暇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生活。我们不能没有日常生活。奇迹也只能继续在虚构和人们共享的错觉中存在,……然而,我们真的很想信手就可以得到一种摆脱劳作的错觉。错觉并非完全都是错觉,不过是构造了这样一种“世界”,它的表象和实际(表现和显现出来的现实)都很不同于我们所生活的那个开放的平常世界。所以,我们工作,用工作挣来我们的闲暇,闲暇仅有一个意义:离开工作。如此恶性循环。……人们自身就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自发批判。只要他们不是日常生活的,他们就是这种批判的,然而,他们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是异化的。这样,人们可以用现实的内容对应于现实的需要,但是,依然维持有错觉的形式和虚假的表象。……总而言之,工作、闲暇、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称这个整体为“完整的结构”或在这个条件下的整体性,“这个条件”旨在强调整体性具有历史的、变化的、暂时的特征。P87人们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通过意识形态的论题和伦理价值,看待自己和过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他们不适当地认识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根本态度;他们没有很好地表达他们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根本态度;除开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需要和愿望之外,在有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问题上,他们欺骗了他们自己。然而,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生活,不了解他们自己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生活意识。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