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记忆,历史,遗忘 [法]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2018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记忆,历史,遗忘
副标题: 作者:[法]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6880 出版时间:2018 页数:736 定价:158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记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在《记忆,历史,遗忘》一书中,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细致研读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哈布瓦赫与诺拉等诸多思想家的基础上,考察了记忆、历史与遗忘三个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以现象学方法来处理历史与记忆之术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重新讨论历史知识的本质及其真理问题来评述史学家最近撰述的著作。第三部分探讨的是在历史条件下,把遗忘作为记忆的一种情形的必要性,以及思考是否可能存在着与快乐记忆相平行的快乐遗忘。 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在求学期间,曾参与本书的编辑整理工作。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大学、南特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1913年2月27日,利科生于法国南部小镇Valence的一个新教家庭。他一生颇为坎坷,几乎历经20世纪所有重大事件。一战中,他成了战争孤儿;二战中,他成了波兰战俘营里的囚徒。二战结束后,利科回到巴黎继续求学,在高校任教不久,他又被卷入1968年法国著名的“五月风暴”。他心灰意冷,辞去教职,远走异乡,长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职,且在欧洲本土之外声誉鹊起。直到上世纪80年代法国知识界才意识到他们错过了一位大哲,开始给予利科以一个思想家应有的地位:他先后被授予利奥波德·卢卡斯奖、斯图加特的黑格尔奖、法国的学术奖、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奖。利科担任了巴黎现象学诠释学研究中...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大学、南特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1913年2月27日,利科生于法国南部小镇Valence的一个新教家庭。他一生颇为坎坷,几乎历经20世纪所有重大事件。一战中,他成了战争孤儿;二战中,他成了波兰战俘营里的囚徒。二战结束后,利科回到巴黎继续求学,在高校任教不久,他又被卷入1968年法国著名的“五月风暴”。他心灰意冷,辞去教职,远走异乡,长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职,且在欧洲本土之外声誉鹊起。直到上世纪80年代法国知识界才意识到他们错过了一位大哲,开始给予利科以一个思想家应有的地位:他先后被授予利奥波德·卢卡斯奖、斯图加特的黑格尔奖、法国的学术奖、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奖。利科担任了巴黎现象学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和法国国际哲学学会会长。退休之后,他还获瑞士的巴尔赞奖(1999),日本的京都奖(2000),保罗四世教皇奖(2003)等等,尤其是2004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学科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评委会认为:利科的成就在于“汲取了西方哲学的全部传统来探索和解释普遍的问题:什么是自我?记忆是如何被运用和滥用的?责任的本质是什么?” 尽管利科一生著述颇丰,但有人说,他的写作和思考始终在回应一个古老的命题:一个人如何在伦理生活中有确信地去行动。 2005年5月20日,利科在睡梦中安详辞世。 第一节 人工记忆的滥用:记忆化的功绩 第二节 自然记忆的滥用:被压抑的记忆、被操控的记忆、被过度控制的记忆 1. 病理学—治疗学层次:被压抑的记忆 2. 实践层次:被操控的记忆 3. 伦理—政治层次:有义务的记忆 第三章 个人记忆,集体记忆 导论 第一节 内观的传统 1. 奥古斯丁 2. 洛克 3. 胡塞尔 第二节 外观:莫里斯·哈布瓦赫 第三节 记忆归因的三个主体:我、集体、亲者 第二部分 历史认识论 总论 序论 历史:良药还是毒药? 第一章 文献环节:被做成档案的记忆 导论 第一节 居住空间 第二节 历史时间 第三节 见证 第四节 档案 第五节 文献证据 第二章 解释/理解 导论 第一节 心态史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三位严密的大师:福柯、塞尔托、埃利亚斯 第三节 尺度的变化 第四节 从心态概念到表象概念 1. 效用或强制的尺度 2. 合理化程度的尺度 3. 社会实践的非量化面的尺度 第五节 表象的辩证法 第三章 历史学家的表象 导论 第一节 表象和叙述 第二节 表象和修辞 第三节 历史学家的表象和对于图像的幻象 第四节 Représentance 第三部分 历史的条件 总论 序论 历史的重负和非历史 第一章 批判的历史哲学 导论 第一节 “历史本身”(Die Geschichte selber) 第二节 “我们的”现代性 第三节 历史学家和法官 第四节 历史诠释 第二章 历史与时间 导论 第一节 时间性 1. 向死存在 2. 历史学的死 第二节 历史性 1. 语词“Geschichtlichkeit”的轨迹 2. 历史性与历史编纂学 第三节 在时间中存在 1. 在非本真的道路上 2. 在时间中存在与记忆和历史的辩证法 第四节 历史的令人不安的陌生感 1. 哈布瓦赫:被历史打碎的记忆 2. 耶鲁沙利米:“历史编纂中的隐忧” 3. 诺拉:记忆的奇特场所 第三章 遗忘 导论 第一节 遗忘与痕迹的消失 第二节 遗忘与痕迹的持存 第三节 回忆的遗忘:使用和滥用 1. 遗忘和被压抑的记忆 2. 遗忘和被操控的记忆 3. 被命令的遗忘:赦免 结语 艰难的宽恕 导论 第一节 宽恕的公式 1. 深度:过错 2. 高度:宽恕 第二节 宽恕精神的奥德赛之旅:制度的穿越 1. 刑事罪责和不受时效约束的 2. 政治罪责 3. 道德罪责 第三节 宽恕精神的奥德赛之旅:交换的驿站 1. 礼物经济学 2. 礼物与宽恕 第四节 回归自身 1. 宽恕和承诺 2. 解除行动者其行动的约束 第五节 回顾一段旅程:重述 1. 愉快的记忆 2. 不愉快的历史? 3. 宽恕和遗忘 人名书名索引 · · · · · ·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永未完成。”----亚马逊试读。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永未完成。”----亚马逊试读。 Eikon和tupos的对位。Phantasma和blasphamy的词源学联络。Pharmatika的隐喻:治疗学和规范理论(康吉莱姆的病态范畴学)。德 塞尔托:历史编纂学、神秘主义和神意历史的关系,承续沃格林、潘诺夫斯基,秩序主义诞生于此岸和彼岸的自明性居间状态(metaxy),Nous则是诸种神启的符... 79记忆之术在中世纪的道德化:这是发生在西塞罗已经道德化过的修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论记忆与回忆》的心理学之间的一个惊人的结合之基础上。记忆是修辞学的五个部分之一,和理智、预见并列一起,而修辞学本身又是七种自由技艺(语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之一;记忆同样是明智德性的一部分,后者出现在主德中,和勇敢、公正、节制并列。 80记忆是全部事物的宝藏;全部事物:信条、通往天堂的德性... 2019-01-06 09:24 1人喜欢 79记忆之术在中世纪的道德化:这是发生在西塞罗已经道德化过的修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论记忆与回忆》的心理学之间的一个惊人的结合之基础上。记忆是修辞学的五个部分之一,和理智、预见并列一起,而修辞学本身又是七种自由技艺(语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之一;记忆同样是明智德性的一部分,后者出现在主德中,和勇敢、公正、节制并列。80记忆是全部事物的宝藏;全部事物:信条、通往天堂的德性之路、跌入地狱的罪恶之路。在记忆条目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化,全部知识、本事、能力、信仰、礼仪得到灌输,它们开辟了通向至福的道路。在这方面,《神学大全》,记忆被用于宗教虔诚之上。81记忆法和秘术,布鲁诺魔术的技术、神秘的技术。记忆之轮:天体和下届之间的一个对应性体系的概念,表现为一种天启、一种秘术的入门,支配着这个变化。新的技术在于,根据一一对应原则将天体位置、德性表、表达生命的图像采集、概念表、一系列英雄或圣人、所有想象得到的典型图像,简言之将所有可列举出来的,可置于体系秩序中的东西,放到一个轮的同心圆上面。以此种方式被交给记忆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对天体秩序和人世间事物之间的组合技术了如指掌。82它支配着一种有魔力的记忆法,将一种无穷的力量给予掌握这种记忆法的人。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回忆,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记忆和回忆的心理学进行的回击是彻底的,但其代价是理性思辩转变为秘传宗教。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记忆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基督教的修辞学教师并不清楚对愉快的记忆的这种赞美可能导致何种异常的情况。西塞罗可以称一种被训练的记忆取得的成就为几乎神圣的,但是他不可能预知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神秘记忆产生了何种过剩。耶茨把这个人称为记忆的魔术师。 79记忆之术在中世纪的道德化:这是发生在西塞罗已经道德化过的修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论记忆与回忆》的心理学之间的一个惊人的结合之基础上。记忆是修辞学的五个部分之一,和理智、预见并列一起,而修辞学本身又是七种自由技艺(语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之一;记忆同样是明智德性的一部分,后者出现在主德中,和勇敢、公正、节制并列。 80记忆是全部事物的宝藏;全部事物:信条、通往天堂的德性... 2019-01-06 09:24 1人喜欢 79记忆之术在中世纪的道德化:这是发生在西塞罗已经道德化过的修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论记忆与回忆》的心理学之间的一个惊人的结合之基础上。记忆是修辞学的五个部分之一,和理智、预见并列一起,而修辞学本身又是七种自由技艺(语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之一;记忆同样是明智德性的一部分,后者出现在主德中,和勇敢、公正、节制并列。80记忆是全部事物的宝藏;全部事物:信条、通往天堂的德性之路、跌入地狱的罪恶之路。在记忆条目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化,全部知识、本事、能力、信仰、礼仪得到灌输,它们开辟了通向至福的道路。在这方面,《神学大全》,记忆被用于宗教虔诚之上。81记忆法和秘术,布鲁诺魔术的技术、神秘的技术。记忆之轮:天体和下届之间的一个对应性体系的概念,表现为一种天启、一种秘术的入门,支配着这个变化。新的技术在于,根据一一对应原则将天体位置、德性表、表达生命的图像采集、概念表、一系列英雄或圣人、所有想象得到的典型图像,简言之将所有可列举出来的,可置于体系秩序中的东西,放到一个轮的同心圆上面。以此种方式被交给记忆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对天体秩序和人世间事物之间的组合技术了如指掌。82它支配着一种有魔力的记忆法,将一种无穷的力量给予掌握这种记忆法的人。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回忆,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记忆和回忆的心理学进行的回击是彻底的,但其代价是理性思辩转变为秘传宗教。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记忆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基督教的修辞学教师并不清楚对愉快的记忆的这种赞美可能导致何种异常的情况。西塞罗可以称一种被训练的记忆取得的成就为几乎神圣的,但是他不可能预知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神秘记忆产生了何种过剩。耶茨把这个人称为记忆的魔术师。 79记忆之术在中世纪的道德化:这是发生在西塞罗已经道德化过的修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论记忆与回忆》的心理学之间的一个惊人的结合之基础上。记忆是修辞学的五个部分之一,和理智、预见并列一起,而修辞学本身又是七种自由技艺(语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之一;记忆同样是明智德性的一部分,后者出现在主德中,和勇敢、公正、节制并列。 80记忆是全部事物的宝藏;全部事物:信条、通往天堂的德性... 2019-01-06 09:24 1人喜欢 79记忆之术在中世纪的道德化:这是发生在西塞罗已经道德化过的修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论记忆与回忆》的心理学之间的一个惊人的结合之基础上。记忆是修辞学的五个部分之一,和理智、预见并列一起,而修辞学本身又是七种自由技艺(语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之一;记忆同样是明智德性的一部分,后者出现在主德中,和勇敢、公正、节制并列。80记忆是全部事物的宝藏;全部事物:信条、通往天堂的德性之路、跌入地狱的罪恶之路。在记忆条目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化,全部知识、本事、能力、信仰、礼仪得到灌输,它们开辟了通向至福的道路。在这方面,《神学大全》,记忆被用于宗教虔诚之上。81记忆法和秘术,布鲁诺魔术的技术、神秘的技术。记忆之轮:天体和下届之间的一个对应性体系的概念,表现为一种天启、一种秘术的入门,支配着这个变化。新的技术在于,根据一一对应原则将天体位置、德性表、表达生命的图像采集、概念表、一系列英雄或圣人、所有想象得到的典型图像,简言之将所有可列举出来的,可置于体系秩序中的东西,放到一个轮的同心圆上面。以此种方式被交给记忆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对天体秩序和人世间事物之间的组合技术了如指掌。82它支配着一种有魔力的记忆法,将一种无穷的力量给予掌握这种记忆法的人。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回忆,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记忆和回忆的心理学进行的回击是彻底的,但其代价是理性思辩转变为秘传宗教。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记忆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基督教的修辞学教师并不清楚对愉快的记忆的这种赞美可能导致何种异常的情况。西塞罗可以称一种被训练的记忆取得的成就为几乎神圣的,但是他不可能预知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神秘记忆产生了何种过剩。耶茨把这个人称为记忆的魔术师。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