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 [明]王阳明 著 2017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
副标题:
作者:[明]王阳明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26315
出版时间:2017
页数:320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集中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的语录是王阳明本人审阅过的内容,中卷是王阳明的亲笔书信,是其晚年著述,下卷的语录虽然没有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但具体地叙述了王阳明晚年的学术思想。 王阳明 (1472-1529) 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王守仁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上马能战,下马能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正德年间,因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被追赠为新建侯并被追谥文成,后人称其为王文成公。代表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等。 叶圣陶 (1894-1988) 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中国的文学和教育工作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叶圣陶先生为人敦厚,品行高尚,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这样评价过他:“‘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先读了《王阳明大传》,再读《传习录》,收获很大。了解王阳明,有助于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学说。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及“四句教”,以及传奇色彩的生平,为数众多的王门后学及其历史影响,在中国近世思想史上无可匹敌。《传习录》已经出版很多版本,这一部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其亮点是有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校注,非常值得阅读和收藏。 上卷的语录,有点散。抓不住重点。中卷的几封书信比较精彩,讲的比较系统,比较直观,能看出王阳明思想的轮廓,推荐多读中卷。 中国人必读的经典。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课本里面都没有王阳明,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全体中国人的悲哀。 世上的智者,比如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还有中国的孔子,分别创立佛教、希腊哲学体系、儒教,但他们本人却未留一字,都是在授课和与人交谈时由弟子记录他们的思想火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如是,是由弟子、学生记录和整理口述论学。看来中外古代哲学家们都不善于... 学习王阳明心学是一大热潮,心学智慧让现代人摒弃浮躁,回归自心。如何学习和理解阳明心学,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为了读者能够轻松读懂《传习录》,解脱繁琐的文言阅读,这本书在叶圣陶先生注释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传习...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这是摘自《传习录》中的一段文字,...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2018-03-22 08:40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 2018-03-21 16:31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 2018-03-21 16:31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2018-03-22 08:40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2018-03-22 08:40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 2018-03-21 16:31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情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现在很多人的毛病: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了解清楚了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戒之!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