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与进入 [法] 弗朗索瓦·朱利安 2017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迂回与进入
副标题:
作者:[法] 弗朗索瓦·朱利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31421
出版时间:2017
页数:369
定价:42.00
内容简介: 把中国文明作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腊传统的中介,作者要向西方人展示,与“正面”针锋相对的“迂回”——这另一种意义策略得以建立的逻辑及其特殊的有效性。一个西方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发现了一种并不意在本质普遍性的“记号”的话语,中国文化的暗含意义的丰富与智慧的价值由此而生,距离如何成为有效的源泉?或换言之,迂回凭什么得以提供进入? 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cois Julien,又译于连、余莲;1951-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汉学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曾任法国中国研究会会长、巴黎第七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国际哲学院院长。2010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奖得主。法国大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巴黎人文之家基金会世界研究学院“相异性教席”教授。主要著作有《鲁迅,写作与革命》《过程与创造》《迂回与进入》《道德奠基》《圣人无意》《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平淡颂》《时间论》《大象无形》《从“存在”到“生活”:中欧思想关键词》《美,这奇特的理念》《论普世》等。 译者杜小真(1946— ),1978年开始从事法国哲学教学和研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自由与存在的重负》《遥远的目光》《勒维纳斯》《远去与归来》等。主要译著... 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cois Julien,又译于连、余莲;1951-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汉学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曾任法国中国研究会会长、巴黎第七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国际哲学院院长。2010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奖得主。法国大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巴黎人文之家基金会世界研究学院“相异性教席”教授。主要著作有《鲁迅,写作与革命》《过程与创造》《迂回与进入》《道德奠基》《圣人无意》《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平淡颂》《时间论》《大象无形》《从“存在”到“生活”:中欧思想关键词》《美,这奇特的理念》《论普世》等。 译者杜小真(1946— ),1978年开始从事法国哲学教学和研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自由与存在的重负》《遥远的目光》《勒维纳斯》《远去与归来》等。主要译著有《西西弗神话》《声音与现象》《自我的超越性》《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想象》《迂回与进入》《宗教》《论爱》等,并发表相关译文多篇。 p31頁下注第4行,“部有生動的體現”當爲“都有生動的體現” p40,「看一下一個莎士比亞譯者的中國文人是如何描寫“罵人的藝術”的」。p44註釋21,對此句的註釋爲「林語堂:《罵人的藝術》,發表時署名爲秋浪」。按林語堂沒有譯過莎士比亞,這裏當指梁實秋。p40下引一段文字也是梁實秋《罵人的藝術》中的文字。 p128正文末行,美譽任何價值領域超越了社會領域——沒有任何價值領域超越了社會領域 p166頁下注倒數第3行,“中國的節食者”,“節食”當爲“解釋”或“注釋” p207第1段倒數第2行,對踱點——對蹠點 p31頁下注第4行,“部有生動的體現”當爲“都有生動的體現” p40,「看一下一個莎士比亞譯者的中國文人是如何描寫“罵人的藝術”的」。p44註釋21,對此句的註釋爲「林語堂:《罵人的藝術》,發表時署名爲秋浪」。按林語堂沒有譯過莎士比亞,這裏當指梁實秋。p40下引一段文字也是梁實秋《罵人的藝術》中的文字。 p128正文末行,美譽任何價值領域超越了社會領域——沒有任何價值領域超越了社會領域 p166頁下注倒數第3行,“中國的節食者”,“節食”當爲“解釋”或“注釋” p207第1段倒數第2行,對踱點——對蹠點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信任社会》,《国家精英》,《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屎的历史》,《圣人无意》 等。 在古汉语言中探讨中国式思维的缘起。作者看到:含蓄迂回不止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还塑成了他们的理性。这种迂回是规避本质还是穿透本质后的回归?作者试图剥离纯粹的形式来考究一番。但最后他还是在处理事件,而非哲学。 读完朱利安新书《迂回与进入》,一脉贯之,把东方体系的兴发、气、象、情景、卮言做了西方式开采。西方的主客体思维下对象叫“物”,东方用东-西,西方叫景,东方叫山-水,西方讲意志行动,东方叫因势利导,都是不做二元对立,而是消隐主体,与世界融为一体。 作者通过对希腊逻各斯主义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对比与分析,得出我们可能存在两种看待事物的方法。 1.区分为二:在区分中,一切都反映自身,但是却在另一个层面反映——不管是模仿还是赋之以形,一切都以这种方法获取自己的实在。世界被分割为二,表象与本质,人们借以话语来阐述世界。话语有一个对象,人们努力以理性思考的方式最大可能地确定与解释它。 2.迂回与进入:在迂回中,一个反映另一个并与之沟通,因为二者并行且相关... 作者通过对希腊逻各斯主义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对比与分析,得出我们可能存在两种看待事物的方法。 1.区分为二:在区分中,一切都反映自身,但是却在另一个层面反映——不管是模仿还是赋之以形,一切都以这种方法获取自己的实在。世界被分割为二,表象与本质,人们借以话语来阐述世界。话语有一个对象,人们努力以理性思考的方式最大可能地确定与解释它。 2.迂回与进入:在迂回中,一个反映另一个并与之沟通,因为二者并行且相关联,并不存在孤立的对象本身,对象以与其它对象的作用与关系来显现自身。语言只作为载体,对语言的要求并不严格、精确与苛责,而话语本身也由于这种从容掠过而更加“微妙”,其模糊和隐喻的特性让其进行无穷的内在活动。通过这种不断迂回的方式,我们得以进入对象本身。 完全不明白用意,看的很厉害是了...感觉自己没有一套强势的诗文话语体系跟Julien对读,结果读起来好像事事从前都知晓,但又未被明说。但想来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作者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视角,意在以他者反观西方文化,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他者视角。如果有一定的文献学、古代文学基础看这部书还是比较清楚有趣的,有些论述稍显啰嗦。不过和文献学该是有较大区别的,文献学更注重实证研究,而这本书更注重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探讨,然而正如于连所认识到,中国文化向来不注重理论和形而上的哲学,所有这种对理论和哲学的探讨是有些困难的,甚至是徒劳的。 读完朱利安新书《迂回与进入》,一脉贯之,把东方体系的兴发、气、象、情景、卮言做了西方式开采。西方的主客体思维下对象叫“物”,东方用东-西,西方叫景,东方叫山-水,西方讲意志行动,东方叫因势利导,都是不做二元对立,而是消隐主体,与世界融为一体。 看法国人解读中国文化,有趣有趣。//因为对于西方古希腊戏剧,logos和神话叙事之间的关系了解并不深刻,所以在对比性上稍欠。有趣的是作者是先从孔孟开始讲述儒家的教育方式-重思考和实际情况而轻视教条,进而转到庄子的得鱼忘筌,中国传统对于语言作用本身的警惕,最后从文学作品实例说明隐喻的距离,景与境的关系,迂回实则是进入。天不可言说,由此又想到年初看牟宗三评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的一体性,圆融。而... 看法国人解读中国文化,有趣有趣。//因为对于西方古希腊戏剧,logos和神话叙事之间的关系了解并不深刻,所以在对比性上稍欠。有趣的是作者是先从孔孟开始讲述儒家的教育方式-重思考和实际情况而轻视教条,进而转到庄子的得鱼忘筌,中国传统对于语言作用本身的警惕,最后从文学作品实例说明隐喻的距离,景与境的关系,迂回实则是进入。天不可言说,由此又想到年初看牟宗三评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的一体性,圆融。而近代西哲不得不因为主客两分而疏绝。 在古汉语言中探讨中国式思维的缘起。作者看到:含蓄迂回不止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还塑成了他们的理性。这种迂回是规避本质还是穿透本质后的回归?作者试图剥离纯粹的形式来考究一番。但最后他还是在处理事件,而非哲学。 从上世纪末起,中国艺术家开始在各种双年展中抛头露面:蔡国强的许多作品便是用宣纸和火药作成;徐冰在空旷的房间里洒满911废墟的灰尘,并在房间的中心遗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禅语……。再看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户开花,我们隐约有了这样的印象:中西文化正在... 1.把中国文明作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腊传统的中介。作者要向西方人展示,与“正面”针锋相对的“迂回”——这另一种意义策略得以建立的逻辑及其特殊的有效性。一个西方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发现了一种并不意在本质普遍性的“记号”的话语。中国文化的暗含意义的丰... 迂回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在怎么样的程度上能成为一种进入? 最喜欢里面的《云和月》。呵呵 好看 几乎比任何中国人的思辨都要成功。 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有效”的两本关于中国的文化哲学,就是任不寐的《灾民论》和这本书。不过于连的思路必须要回溯到春秋时期才可以,这可以说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常规思维——就像他们似乎谈论什么都要回溯到苏格拉底一样。 不过显然这只... 孔子思想追求的符合属于另一种类型:并不是精神与事物的符合,而是行为与环境的符合。 儒家思想原则上阻止对定义的任何追求。这种思想并不面向任何“真理”。不存在任何它能够抽象化的像“本质”那样的东西的“德”,也不存在任何能被构建成普遍性的德。 2018-08-30 10:02 儒家思想原则上阻止对定义的任何追求。这种思想并不面向任何“真理”。不存在任何它能够抽象化的像“本质”那样的东西的“德”,也不存在任何能被构建成普遍性的德。 这种间接交流的丰富内涵难以穷尽。它不是真正的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向我们的想象说话的动机。 2018-08-30 09:49 这种间接交流的丰富内涵难以穷尽。它不是真正的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向我们的想象说话的动机。 这种间接交流的丰富内涵难以穷尽。它不是真正的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向我们的想象说话的动机。 2018-08-30 09:49 这种间接交流的丰富内涵难以穷尽。它不是真正的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向我们的想象说话的动机。 孔子思想追求的符合属于另一种类型:并不是精神与事物的符合,而是行为与环境的符合。 儒家思想原则上阻止对定义的任何追求。这种思想并不面向任何“真理”。不存在任何它能够抽象化的像“本质”那样的东西的“德”,也不存在任何能被构建成普遍性的德。 2018-08-30 10:02 儒家思想原则上阻止对定义的任何追求。这种思想并不面向任何“真理”。不存在任何它能够抽象化的像“本质”那样的东西的“德”,也不存在任何能被构建成普遍性的德。 孔子思想追求的符合属于另一种类型:并不是精神与事物的符合,而是行为与环境的符合。 儒家思想原则上阻止对定义的任何追求。这种思想并不面向任何“真理”。不存在任何它能够抽象化的像“本质”那样的东西的“德”,也不存在任何能被构建成普遍性的德。 2018-08-30 10:02 儒家思想原则上阻止对定义的任何追求。这种思想并不面向任何“真理”。不存在任何它能够抽象化的像“本质”那样的东西的“德”,也不存在任何能被构建成普遍性的德。 这种间接交流的丰富内涵难以穷尽。它不是真正的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向我们的想象说话的动机。 2018-08-30 09:49 这种间接交流的丰富内涵难以穷尽。它不是真正的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向我们的想象说话的动机。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