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自身关系 关于德国古典哲学奠基的思考与阐释 [德] 迪特尔·亨利希 2017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自身关系
副标题:关于德国古典哲学奠基的思考与阐释 作者:[德] 迪特尔·亨利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51493 出版时间:2017 页数:160 定价:48.00 内容简介: 原作名: Selbstverhältnisse: Gedanken und Auslegungen zu den Grundlagen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本书是亨利希的一部重要的论文集,诚如其副标题所言,这些文章均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之原理的思考与阐释,有重要研究价值。 本书文本全部涉及德国古典哲学提出的关于自身关系的种种理论尝试。这些文本也全部意在从这些理论尝试的前提出发重新构建它们,并且不仅仅依赖于那些在古典哲学著作中找到的论据来为它们提供论证。在此,有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成为问题: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首先是康德想要由此出发来论证整个伦理学;自身意识,它能够伴随感知和思想,并且隐含地掌控着每一世界定向;在关于什么一般存在着的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当种种古典哲学理论还将这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自身相互带入一个系统的关涉之中时,它们就进入了它们的意向和强度的中心。 本书文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能够显示出,深入研究道德性和自身意识理论,直到筹划出新的方法和形成看起来悖谬的概念,这必然会提出哪些问题。第二部分包含了... 本书是亨利希的一部重要的论文集,诚如其副标题所言,这些文章均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之原理的思考与阐释,有重要研究价值。 本书文本全部涉及德国古典哲学提出的关于自身关系的种种理论尝试。这些文本也全部意在从这些理论尝试的前提出发重新构建它们,并且不仅仅依赖于那些在古典哲学著作中找到的论据来为它们提供论证。在此,有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成为问题: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首先是康德想要由此出发来论证整个伦理学;自身意识,它能够伴随感知和思想,并且隐含地掌控着每一世界定向;在关于什么一般存在着的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当种种古典哲学理论还将这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自身相互带入一个系统的关涉之中时,它们就进入了它们的意向和强度的中心。 本书文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能够显示出,深入研究道德性和自身意识理论,直到筹划出新的方法和形成看起来悖谬的概念,这必然会提出哪些问题。第二部分包含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能够澄清古典哲学理论探寻的一些问题的实事内容和不可取消性。在第三部分中,首先是黑格尔理论——形而上学的绝对概念中的自身关系处于这一理论的中心——的概念形式通过可综观的步骤被引导出来,最后是一种筹划,它应该显示出,康德的意识中的自身关系理论以何种方式可以和黑格尔关于存在者整体中的自身关系理论结为一体。 这些文本并非停留在古典理论框架之中,而是想要在本己的和当下的思想的引导下再一次获得,并且重新表述这些理论。但是,它们绝没有完全摆脱由这些理论展开的概念框架,并且绝没有为此而直接转向哲学中的奠基问题。出于同样的理由,集合论、语义学和证明理论中重要的形式自身关涉问题也不予考虑。 迪特尔·亨利希(Dieter Henrich),1927年生于德国马堡,1946年中学毕业后,他在马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历史、哲学和社会学。后来,他离开马堡,先后在法兰克福和海德堡跟随伽达默尔学习,并于1950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马克斯·韦伯科学论的统一性》在出版后就成为韦伯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1952年起,他开始担任伽达默尔的助手,3年后完成了教授资格论文《自身意识与德性》,并开始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此后,他先后获得柏林自由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波鸿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院校的邀请,亨利希最后选择留在了海德堡大学。他于1965年担任海德堡大学终身教授,1969年起成为国际哲学协会主席团成员,1970年担任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他是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客座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 迪特尔·亨利希(Dieter Henrich),1927年生于德国马堡,1946年中学毕业后,他在马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历史、哲学和社会学。后来,他离开马堡,先后在法兰克福和海德堡跟随伽达默尔学习,并于1950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马克斯·韦伯科学论的统一性》在出版后就成为韦伯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1952年起,他开始担任伽达默尔的助手,3年后完成了教授资格论文《自身意识与德性》,并开始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此后,他先后获得柏林自由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波鸿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院校的邀请,亨利希最后选择留在了海德堡大学。他于1965年担任海德堡大学终身教授,1969年起成为国际哲学协会主席团成员,1970年担任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他是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客座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慕尼黑大学教授、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亚勒大学客座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先后获得图宾根市颁发的荷尔德林奖、斯图加特市黑格尔奖等国际级奖项,有专著三十部以上,堪称当代德国重量级哲学家。 主要著作有《情境中的黑格尔》《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唯心论讲稿》《意识中的根据:荷尔德林思想研究(1794-1795)》《念想的进路:对荷尔德林诗歌的考察与沉思》《自身意识:一种理论的批判性导言》《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语言分析性诠释》《建筑线》《焦点:艺术理论文集》《核和平的伦理学》《思想与自-在:关于主体性的讲座》等。 现代哲学的基本结构 论自身意识与自身保存——关于“现代哲学的基本结构”的讲座之问题与后续 幸福与苦难 Ⅲ 精神的他异性与绝对性——从谢林到黑格尔的道路上的七个步骤 康德与黑格尔——尝试统一他们的基本思想 文本依据以及指明和文本主题相关的作者其他作品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佛之主事们》,《10个道德悖论》,《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驳斥新自由主义对教师、学生和公立教育的攻击》,《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 等。 为了测评中译而买。质量比我内心及格线低太多,故不建议“看热闹”的外行轻易尝试。而研究者本就不会去看中译,所以这书实用价值不高。其实我在下单前并不知道译者是谁,到手看到封面时就已经不期待了。读过两章后维持原判。我标准放得很低,只求通畅,但这本书让我读到怀疑自己中文阅读水平。真要读的话,只推荐其中“费希特的‘自我’”这一节,基本还是能从译文中把握到亨利希观点的。最后针对此节翻译说几点:1、“原则”(P... 为了测评中译而买。质量比我内心及格线低太多,故不建议“看热闹”的外行轻易尝试。而研究者本就不会去看中译,所以这书实用价值不高。其实我在下单前并不知道译者是谁,到手看到封面时就已经不期待了。读过两章后维持原判。我标准放得很低,只求通畅,但这本书让我读到怀疑自己中文阅读水平。真要读的话,只推荐其中“费希特的‘自我’”这一节,基本还是能从译文中把握到亨利希观点的。最后针对此节翻译说几点:1、“原则”(Prinzip)都是“本原”,即“始基”(ἀρχή);2、“活动”(Tätigkeit)实则为“能动性”;3、“决然”(absolut)为“绝对”;4、“受阻”(Anstosß)最好译为“阻碍”或“障碍”,费希特在提到Anstoß或Hemmung时想强调的是名词,而非动词。 关于人生的真理就像关于星体自然的真理那样,要在对它的韵律变化(Cursus)的洞见之中寻找其轨道,这是一个古老的人性理念。它已经让一些高级宗教产生出它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在一种不再需要回应权威的研究的条件下,哲学接纳了这些问题。在能够称为哲学的传统中,这一理念是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动机,始终也是最可能保障它有一个听众的动机。柏拉图的学说“上升至真理必然经过一系列的错误”,就像黑格尔的现象学、克尔恺郭尔... 关于人生的真理就像关于星体自然的真理那样,要在对它的韵律变化(Cursus)的洞见之中寻找其轨道,这是一个古老的人性理念。它已经让一些高级宗教产生出它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在一种不再需要回应权威的研究的条件下,哲学接纳了这些问题。在能够称为哲学的传统中,这一理念是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动机,始终也是最可能保障它有一个听众的动机。柏拉图的学说“上升至真理必然经过一系列的错误”,就像黑格尔的现象学、克尔恺郭尔的生活道路阶段学说,以及整个生存哲学,甚至某些现代关于还原理论的研究的变体,也都遵循着这一动机。 译笔比较生硬的问题跟Denken und Selbstsein类似吧。不过既然亨利希已经重写了费希特的自我和谢林黑格尔七步这两篇,那就还是等八月的新版吧。。。以及费希特的Anstoβ同时强调了“阻碍/触发”的含义,真的想不到什么好的中文译法。 Prinzip译为“原理”或“原则”都是可以的,译成始基反而不知所云。Tätigkeit译为“活动”也没问题。至于Anstoß,如“黄鹤楼”所说,很难把相反的两个意思同时囊括在中译里。 译笔比较生硬的问题跟Denken und Selbstsein类似吧。不过既然亨利希已经重写了费希特的自我和谢林黑格尔七步这两篇,那就还是等八月的新版吧。。。以及费希特的Anstoβ同时强调了“阻碍/触发”的含义,真的想不到什么好的中文译法。 关于人生的真理就像关于星体自然的真理那样,要在对它的韵律变化(Cursus)的洞见之中寻找其轨道,这是一个古老的人性理念。它已经让一些高级宗教产生出它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在一种不再需要回应权威的研究的条件下,哲学接纳了这些问题。在能够称为哲学的传统中,这一理念是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动机,始终也是最可能保障它有一个听众的动机。柏拉图的学说“上升至真理必然经过一系列的错误”,就像黑格尔的现象学、克尔恺郭尔... 关于人生的真理就像关于星体自然的真理那样,要在对它的韵律变化(Cursus)的洞见之中寻找其轨道,这是一个古老的人性理念。它已经让一些高级宗教产生出它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在一种不再需要回应权威的研究的条件下,哲学接纳了这些问题。在能够称为哲学的传统中,这一理念是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动机,始终也是最可能保障它有一个听众的动机。柏拉图的学说“上升至真理必然经过一系列的错误”,就像黑格尔的现象学、克尔恺郭尔的生活道路阶段学说,以及整个生存哲学,甚至某些现代关于还原理论的研究的变体,也都遵循着这一动机。 S.191: die gemeisame Absicht beider Philosophien im Blick zu behandeln, Theorien der Autonomie unter Bedingungen der Modernität zu erreichen. S192: nicht Erkenntnislehre sondern Ontologie.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