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上下册_高清PDF下载_李天飞著_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2016.11
价      格:¥ 1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199M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编辑推荐
哪种《西游记》*靠谱?除了降妖伏魔还能从《西游记》里读到啥?厚黑?阴谋?绯闻八卦?那都是套路!如果您正在发愁如何给孩子读《西游记》,解答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果您也对《西游记》里众多前后矛盾之处充满疑惑。

这本《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为您解决上述问题!每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阅读的“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全新修订集结!

*幽默风趣接地气的文字——好看!

*六年积累参考一千多种文献——有料!

*不拔高、不戏说、非阴谋厚黑论——靠谱!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硕士、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西游记》校注者李天飞,带您畅读《西游记》中的热点话题、百科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的结集。书中既有学界*的研究成果,比如《西游记》的作者不一定是吴承恩,而且也非一人一时所写;也有对流行的“阴谋论”“厚黑说”的正本清源,比如为什么红孩儿和牛魔王长得不像?孙悟空到底有没有死在取经路上?六耳猕猴究竟是什么?在李天飞的解读下,《西游记》不再是全程打妖怪的“四大名著”之一,而是历久弥新的精神养料。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微信网络连载百日累计阅读量过亿,被网友评为“解读《西游记》的文章中最靠谱,靠谱的文章中最接地气的”。图书不仅对网络连载的内容进行了修订、调整,还补充了大量传世文献中有关西游记或本书内容的插图。每一讲附有阅读手册,以便读者迅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李天飞,北京大学古典文献硕士,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花费六年时间,参考一千多种文献,为《西游记》(中华书局2014版)做校注,该版本被誉为目前最精确完善的《西游记》校注本。

前 言
————————————第三讲 金箍棒的原型竟是它?——————————————

《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孙悟空到龙宫取来了金箍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相当于孙悟空的一个化身和符号。这一讲,贫道要为大家扒一扒金箍棒的故事。

我们在各种影视里都见过,金箍棒是一根铁棍。《西游记》原著中描述金箍棒是“二丈长短,碗口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

各位,有没有想过,书中这段话有什么问题?

奇怪的金箍

无论是木桶的桶箍,还是女孩子的发箍,箍就是用来防止开裂或分散的,这个用途古往今来都没有任何区别。

但金箍棒中间是“一段乌铁”,是实心的,又不是一根钢管或竹竿,平白无故装两个箍做什么,这不多余吗?

当然,可以解释为装饰物,棍子两头做些装饰是有的,例如古代有一种棍子叫“金吾”(也叫吾杖),是一根长铜棒,两头涂金,但刷点金粉就得了,它实在没有必要装个箍。棍子两头另外加装东西也是有的,例如“殳”或“骨朵头”(狼牙棒),但那是为了增加攻击力的,而且形状和金箍棒完全不同。

我们暂且扒一扒金箍棒的前世,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面讲了,《西游记》是流传了几百年的复杂故事。现存较早的西游故事,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的猴行者似乎是不使什么兵刃的——就像张无忌——使的是一双肉掌而已。倒是玄奘法师有一条“金镮锡杖”,不过也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类似召唤权杖之类的法宝,比如什么时候遇到困难了,举起锡杖大喊一声:“天王救难!”大梵天王就会显灵,帮师徒渡过难关,相当于开外挂。

《西游记杂剧》里的孙行者手里使的是“生金棍”,能从耳朵里取出,但是并未说有箍。

到了世德堂本《西游记》,这根棍子保留了能大能小的功能,还添了一个功能:它本来不是当兵器用的,而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有时候也叫“定海神针”(清代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定海神针, 妙不可言。言人心上, 原要有针线, 又贵如铁石, 而外物不能摇动。”)。

定、碇、椗

针是一根极细的铁条,特点是尾巴上能带一根线。金箍棒缩小了当然像针,但是放大了也叫“定海神针”,天下什么东西像此物呢?

我们来看“定江海浅深的定子”这句话,这里面的两个“定”字,意思有些差别。

第一个“定”,是测定的意思。流沙河那一回,孙悟空说这条河有八百多里宽,八戒就问:“哥哥怎的定得个远近之数?”通天河那一回,孙悟空也说:“怎定得宽阔之数?”这几个“定”,都是测量、测定的意思。那么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的深浅呢?分两种情况。

第一,浅水的时候,用棍子一戳就知道,这是最直接、最简便的办法。比如第一回美猴王出海求师,“持篙试水,偶得浅水”,这种方法叫“点竿”或“探杆”。明代的《海道经》“勤戳点竿,寻投长滩一丈八尺,渐渐减至一丈五尺。”顺便说一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笔名就取自船工的口号“mark twain”意思是“测定为两英寻”

第二,到了大江大海里,水深动辄几百米甚至千米,没有那么长的棍子,用什么来测“江海之浅深”呢?很简单。将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再拉上来量没入水中绳子的长度。

第二个“定”是定子,这是什么呢?古代的船上有一种叫“碇石”,或“碇子”“椗子”的东西,是船锚的前身。拴这种碇子的绳子,叫“碇绳”或“碇丝”。如宋洪迈《夷坚志》测一个叫龙漩窝的深渊的深度:“以小绳数十丈矴(同“碇”)坠入穴内。”又如刘弇《独游狼山记》:“今之山跗,……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千寻莫能测。”“定”“碇”“椗”,应该是一个东西。

为什么有的写作石字旁,有的写作木字旁?这是因为有些“碇子”用石头来做,有些“椗子”用木头来做。石头的叫石碇,木头的叫木碇。这就像象棋里棋子,有的写作“炮”,有的写作“砲”:过去没有发明火药的时候,“砲”其实是投石机,所以是石字旁,后来改用火药,“炮”就变为火字旁了。

1975年福建泉州出土的宋元时期的碇石,全长2.32米,中段宽0.29米,正是一根棒子模样,重约400斤。如果有人使得动,绝对是一件重兵刃。

可能有人说,《西游记》里金箍棒两丈长,合6.67米,这个碇石才两米多,况且是扁的,还是和金箍棒有些差别。那么,我们再看一看木碇。

一个完整的椗长什么样?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说得很清楚,大的长二丈七尺,小的长二丈四尺,宽八寸及七寸,用铁力木制作。这种木材的密度比水重,所以能沉底。椗上系两条棕索,用来收放。

一个完整的椗,由椗杆、椗担(横杆)、椗爪组成。椗杆是一个椗的主体,椗担和椗爪是椗杆的附属部分,很容易脱落,也可以随意更换,所以,现在能看到的古代椗的考古实物,基本上都只剩长达二丈的椗杆,椗担和椗爪都荡然无存了。

我们拿1983年出水于福建晋江深沪湾的木椗杆和金箍棒做一个比较,就知道二者是多么地相似了。

1. 金箍棒“二丈来长”,一丈约3.33米(明清一丈和今天的一丈差别不大),两丈约6.67米。深沪湾的木碇杆全长7.57米,略长了些。但是,1974年泉州湾出水的海船中有一根木碇杆,长度正是6.6米,与金箍棒“长两丈”完全相合。况且《中山传信录》也记载,碇杆是分大小的。

2. 金箍棒未缩小时“斗来粗细”。木碇杆杆首宽37厘米,尾宽32厘米——这正是古代一只斗的直径,看右图的比例可以知道。

3. 碇材褐黑色,船工称之为“黑盐榈”,据判断应是铁力木。金箍棒中间是“一段乌铁”,颜色正和碇材的颜色相似。

4. 木碇杆上有宽7厘米的铁箍锈迹。铁箍是为了加强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而安装的。金箍棒两头“两个金箍”,原来箍是在这里用的!“乌铁”当然不用上箍,“铁力木”再怎么“铁”也是木,又长期泡在水里,当然得箍一下了。

所以说,金箍棒简直就是深沪湾的木碇杆或者泉州湾宋代海船所配木碇的翻版啊!

有趣的是,郭雍先生还提供了一条民间传说,更映证了金箍棒和“碇子”的联系:

当年三宝公(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三宝公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

这个的缘起,是当地浅海处有一具巨大的古代铁锚,锚的一爪部分露出泥面约0.3米,即使潮落时仍在水下,人眼看不见。渔民在此下网打鱼,渔网常遭损坏,所以那一块海域渔民代代相传,几百年来以为戒区。出土后经分析,这具锚不晚于明初。

剥开这个传说的神话外表就会发现,这其实说的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海船遇到台风,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安全地方抛锚。民间把郑和神化了,抛的锚(碇子)也就化身为镇海针了。插在泥里的锚(碇子),不就像是金箍棒插在龙宫海底吗?当然,贫道不是说和金箍棒有关系的一定是这一具锚(碇子),更不是说金箍棒的原型就是碇子,而是说金箍棒与碇子恐怕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写到这里,贫道不得不再次佩服编出“定海神针”的这位作者(当然,未必是世德堂本《西游记》这一回的最终写定者),他给金箍棒攀了个阔娘家!因为是棍子,所以能测深度,浅水直接一捅,深水系绳一扔。因为和水有关,所以先归大禹管,后归龙宫管,而龙宫又号称是藏宝的地方。这真是黄药师“弹指神通”的精微功夫。碇子和针,虽然大小悬殊,却还真是一类东西,都是一根棍上挂根绳,而且兼顾了“生金棍”能大能小的传统。如果把《西游记》里的武器做个人气排行榜,第一非金箍棒莫属。这么一件大杀器的出场,总得有点不凡的事迹不是?像杂剧那样随随便便编个“生金棍”。就太low了。

金箍棒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李卓吾(即李贽,有人认为是明朝叶昼托名所作),评价金箍棒:“也有些猴气。”因为它能大能小,可以看作是“心”的形象化,还有人认为它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器。

这些解释当然都很有意思,但是本文只重文本和出土实物,所谓“二重证据”。

至于为什么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人认为和内丹修炼有关,依据是人一天的呼吸次数是“一万三千五百息”。但是这个观点没有更多的材料论证,这里就不多讲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西游记》里描写金箍棒的时候,龙王先说它是一块“定海神铁”,孙悟空看到的时候,才知道它又叫“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铁论“块”,如意金箍棒论“根”,早在《西游记杂剧》里,孙行者的武器就是“生金棍”了。这条生金棍也是能大能小,但并没有提它是定海神铁。可见,管金箍棒叫定海神铁,这个梗是后起的。也就是说,金箍棒的这两个名字,有两个不同的来源。我们研究《西游记》成书过程,不妨注意下,定海神铁这个梗,是谁、又是怎么编进去的。

贫道觉得,编出定海针的这位作者,恐怕对海洋、水运非常了解。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海船上的各种工具,普通百姓恐怕也大多不认识。所以贫道想,只有见过这种东西的人,才编得出这种梗。这位作者应该是一位住在东南沿海,至少也是大江大河边上的人。

最后补充两点:

1. 据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王四四先生回忆,甘肃一带的木匠,所用的测长度与深度的一种工具也叫“定子”,正是绳子拴着一根小铁棍。可见无论海上还是陆上,甚至内陆地区都在使用了。

2. 水利工程中用标杆来看水位,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这么用,比如都江堰的石人就有这种功能。贫道所在的北京,自从2012年闹过大水后,立交桥下面都立有“定海针”了。

 

——————————第五十三讲红孩儿的亲妈到底是谁—————————————————

从乌鸡国出来,就到了红孩儿的地界了。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按原著来看,牛魔王是红孩儿的爸爸,可是红孩儿却长得不是牛的样子——他不长角。而且,他会三昧真火,牛魔王反而不会,三昧真火是道家的绝密功夫,所以他根本就不是牛魔王的亲儿子,而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这个说法当然很好玩,但是贫道发现许多朋友竟然把这种解读当成真的,这就不好了。

所以,这一讲就来扒一扒红孩儿的亲爹亲妈到底是谁。

我们解读《西游记》起码应该看看原著。三昧真火并不是道家的绝密功夫!所谓的“太上老君会三昧真火”,原著里一个字都没写!我们普遍认为太上老君会三昧真火,其实都是因为86版电视剧《西游记》太上老君的那句台词:“大胆妖猴!看我用三昧真火来炼他。”

孙悟空才是红孩儿的亲爹?

《西游记》里除了红孩儿,难道就再没有人会三昧火了么?请看下面这段: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如果说会的话,孙悟空才会三昧火,太上老君会的是文武火。这何尝是道家绝密的功夫了?我们看,原著中除了红孩儿,会三昧火的只有孙悟空一位,假如真按“私生子理论”的逻辑来分析,那贫道就敢说红孩儿是孙悟空的私生子!这当然好理解啊。

第一,原著除红孩儿之外,只有孙悟空会三昧火。这个可以任意检索验证。

第二,原著只说红孩儿“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何尝说他年龄就是三百岁?难道他一出生就会修炼吗?孙悟空被抓前和铁扇公主有一腿难道没有可能?他被二郎神抓了之后,铁扇公主生了红孩儿。红孩儿出生二百年后,有了修炼能力,才能到火焰山修炼三百年嘛。

第三,红孩儿为啥不像猴?这也可以理解啊,长相可以随爸爸,也可以随妈妈嘛。黄袍怪和百花羞生的儿子也没说长得像黄袍怪嘛。白娘子的儿子许仕林难道就一定是一条卵生的蛇吗?一句话,孩子只要像夫妻其中一方就可以!

第四,孙悟空和铁扇公主□□之后就被二郎神抓了,他也不知道铁扇公主有没有怀上。所以孙悟空先变牛魔王,要当红孩儿爸爸;在芭蕉洞又变牛魔王,要当铁扇公主老公。孙悟空七十二变,变什么不行,非得两次都变牛魔王,这难道不是一种试探?红孩儿问孙悟空,自己生辰八字是什么,难道不可以理解为对身世的求证?

贫道觉得这套逻辑,比那个漏洞百出的“太上老君是红孩儿的亲爹”更缜密吧。

有人会抠字眼,说“三昧火”和“三昧真火”毕竟不一样。其实在原著中,三昧火、三昧真火、真三昧火,是画等号的。

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这都告诉你了:不是老子炮丹!不是老子炮丹!)

菩萨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

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

这些都指红孩儿的火。那么,文武火等于三昧真火吗?当然不一样。文武火是纯正的道家功夫。三昧火是佛家功夫,是被道家偷来的。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讲。

按这种逻辑来分析,只能越分析越乱!可见有些朋友连原著都没前后看看就轻信了,还觉得是什么了不起的神分析。

当然,贫道不会认为孙悟空真是红孩儿他爹。只想说明,这种把电视剧、原著搅在一起,连蒙带猜的逻辑,是很混乱的。我们要分析一下,红孩儿这个人物,到底是怎么来的。他有没有亲爹妈?如果有,是谁?

红孩儿的亲妈到底是谁?

红孩儿的故事,几乎是和西游故事相伴而生的。元朝的《西游记》里,就已经有“红孩儿怪”了。《西游记杂剧》里也有个红孩儿,原文是这样的:

唐僧看见一个小孩子,叫孙悟空背。孙悟空背不动,就发现他是个妖怪,然后砍了他一戒刀,把他砍下涧去。不料红孩儿弄起一阵风来,把唐僧摄走了。

然后接下来,就没有红孩儿什么事了。孙悟空一见师父被摄去,竟然一场都没打,直接就请菩萨去了(好省事啊)。菩萨居然也没有出手,直接去找如来。如来派了四位揭谛带了钵盂去,把红孩儿罩了来,扣放在座下。等人来。如果这个人不来,七天之后,红孩儿就化为黄水。

等谁呢?原来这个红孩儿名字叫“爱奴儿”,是鬼子母的儿子。 鬼子母果然大怒,带鬼兵前来。鬼子母用铁胎弓射狼牙箭,如来用莲花遮挡。鬼子母不能取胜,便想直接把钵盂揭开,救走红孩儿。谁知那钵盂被如来施了法力,用尽力气也揭不开,鬼子母无奈皈依。

稍微了解一点的朋友都知道,这是“鬼子母”的故事。这个故事,和齐天大圣故事一样,一直是单独讲,本来和西游记故事没有半点关系。《西游记》逐渐扩充了之后,就把这个故事吸收进来了。

今天的《西游记》里,还有这个故事的痕迹吗?有!大家记不记得孙悟空为了降服红孩儿去请菩萨,是谁给他通报的。

只见二十四路诸天迎着道:“大圣,那里去?”行者作礼毕,道:“要见菩萨。”诸天道:“少停,容通报。”时有鬼子母诸天来潮音洞外报于菩萨得知。

红孩儿的亲妈在这里!

诸天,就是护法神。鬼子母被招聘后,正是在菩萨座前做了二十四护法神之一。作者随便编个什么诸天不行,哪怕黑熊怪也行啊。为什么非得让“鬼子母诸天”去通报?用意何在?

不要以为菩萨把红孩儿弄去当善财童子就怎么样了,这正是和他原来的亲妈团聚去了!

鬼子母和红孩儿的故事怎么和西游记故事扯上关系的?恐怕还得追到玄奘法师那里,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法师确实去过印度的佛度鬼子母的遗迹。这个地方,唐代叫“布色羯逻伐底”,是古代北印度犍陀罗国之旧都城,故址在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市东北的却尔沙达。假如真给红孩儿找个老家的话,这里可以算是(当然,王舍城也算)。原文是:

梵、释窣堵波(塔)西北行五十余里,有窣堵波,是释迦如来于此化鬼子母,令不害人,故此国俗祭以求嗣。

红孩儿亲爹到底是谁?

红孩儿的亲妈是鬼子母,他亲爹是谁?

原来,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鬼子母的父亲是个夜叉,叫娑多。娑多和老哥们夜叉半遮罗订好了娃娃亲,于是鬼子母就嫁给了半遮罗的儿子半支迦,鬼子母和半支迦生了五百个儿子,最小的就是红孩儿(佛经里叫“爱儿”,杂剧里叫“爱奴儿”)。可是鬼子母还喜欢吃别人家的孩子,有一天佛陀趁鬼子母不在,跑到她家里去,用钵盂把爱儿盖在下面。鬼子母回来寻找爱儿不得,放声大哭,只好去求佛。佛说你有五百个儿子,丢了一个就这样伤心。别人家的孩子被你吃了,又该如何?鬼子母幡然醒悟,从此皈依佛法,做了护法神。

所以说,红孩儿的亲爹是半支迦,这个名字大家不熟,但是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散脂大将(也有别的说法,这里仅取一种)。散脂大将和鬼子母一样,也被佛教招聘,做了护法神。而且,也在观音菩萨座前做诸天!解决配偶问题这种事,自古就有。

北京大慧寺明代彩塑二十四诸天(见彩插),红孩儿的亲爹散脂大将、亲妈鬼子母都在,鬼子母身旁的小孩并不是红孩儿,而是冰揭罗,也是鬼子母的儿子,算是红孩儿的哥哥吧(有《冰揭罗天童子经》,似乎并没有说他就是“爱儿”,姑且认为是两个人)。成了善财童子的红孩儿在菩萨身边站着呢!

所以,红孩儿被收作善财童子,那才真真正正是全家团聚!亲爹亲妈亲哥,都在那里,他为啥不能去!

这也就解答了为啥红孩儿不长角的问题:他本来就不是个犊子!所以当然不长角!

红孩儿和牛渊源很深

贫道在前文扒了红孩儿的家世,他并不是牛魔王的儿子。但是,还真不能说他和牛没有一点关系,不仅有而且渊源还很深!

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鬼子母的前世是一位牧牛人的妻子,因流产发下毒誓:来生要吃尽小孩。后来就投胎到夜叉娑多家里去,当了他的女儿。

也就是说,这位鬼子母,是一位“夜叉女”。夜叉和罗刹虽然不太一样,但同是恶鬼,所以《西游记》中“夜叉女”和“罗刹女”相混了。(至于罗刹女为啥又和铁扇公主混淆了,牧牛人和牛魔王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到火焰山那一回再说。)而鬼子母前世的丈夫,正是一位牧牛人。明白了牧牛人妻是鬼子母的前世、鬼子母最后的去向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似乎就可以理解,为何《西游记》把红孩儿编成了牛魔王的儿子,又为何让菩萨把他收去当善财童子了——这是把两辈子的事合到一辈子写了!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西游记》是一部演绎取经故事的文学,研读这部小说,则不啻是一次文学取经的旅程。跟随着本书作者李天飞那“天外飞来”的妙笔,我们穿行于文本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之间,上穷碧落下黄泉,横看成岭侧成峰,尽享学识、想象、智慧三体融汇而创造的愉悦和满足。

                                                        ——潘建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融汇三教文化,笑傲三界神灵,纵览人间百相,弘扬取经精神——这是我对《西游记》文化意蕴的基本解读。而天飞先生此书,以俏丽风趣的现代语言,将《西游记》宏大的文化藴涵娓娓道来,如同与多年老友品茶谈心,使读者不觉沉醉其中,却又不失学者的凝重和严谨。 

                                                     ——曹炳建(西游记研究专家)


以理性探究想象,以考据勾沉神话,从玄妙云端落到现实地面,一本真正靠谱明白的西游记解读。

                                                               ——马伯庸(作家)

小时候读《西游记》看的是神仙妖怪,之后慢慢读出儒释道,读出各人命运挣扎。李天飞先生的解读,将传奇、宗教、历史、哲学融会贯通,可窥西游精深。

                                                           ——刘十九(视知传媒执行总编)

李天飞老师的古典文学研究,在今日头条的平台上借助新科技的力量大放异彩。他建立在“靠谱知识”上的“趣味脑洞”,在适合大众阅读兴趣和充分表达观点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开拓了读者的视野,让他们收获颇丰,读起来欲罢不能。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李天飞用现实主义去解读魔幻主义,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西游记》,穿越文字,看到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段历史。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